老人家,活了大半辈子,连2000元的存款都没见过。田头的收成是能换一点钱,一大家子起灶开锅,哪个不需要花用?
大儿子每次回家来,倒都是有个几百块的孝敬,可他出门养蜂也才没几年呀,先头花钱的也多,也是去年开始才有赚头的。
满打满算,她的樟木箱子里,才只有1500元啊。
接下去要办的事还多着呐!
女儿出嫁,孙子娶妻,这俩就是个大头。
仨孙子啊,别人都说她福气好,儿孙满堂,人丁兴旺,怎么说也得把孙子婚事弄的妥妥帖帖才好;
小女儿就不用说了,那是她的小心肝rou儿。生了仨小子才得的那么一个媛闺儿,她的嫁妆必须得足足的!
还有自己和老头子的寿棺寿冢这些都要提早预备,别人跟她差不多年纪的老太早就预备好了。
在她看来,这1500差不多也只能将将够。还指望着往后大儿子外头再多赚点回来,大儿媳帮人裁衣做衫能贴补一些。
现在,你要她把家财全掏尽,她怎么不rou疼的哦?
周翠花有眼力见地轻抚婆婆的背,给她顺气:“妈,妈,你别气坏了身子啊!孩子都是前世的债,就是来气人的。这死孩子做的孽,就让他自己还吧。没有了大孙子,你还有二孙子,三孙子……呜……”说着说着又哭了起来。
瞧,以退为进,多么厉害的周翠花呀!揣测人性揣测得准准的,懂婆婆懂得够够的。
果然,阿婆马上斥道:“那怎么行!你这还当妈呢,还有没有良心,啊?”
长孙和其他孙子怎么能一样?那是要顶门立户的人啊!这想法在农村人的心里可谓是根深蒂固,贺家阿婆孙辈里只亲手带过大孙子,就可见一斑。
此外,不说这个,就说性格。二孙子是个闷嘴葫芦,喜静不喜动,亲戚间迎来送往完全不会,连个话都接不上。
三孙子嘛,又太跳了点,到处惹是生非。从小到大,跟别的小孩打架那简直是家常便饭!还懒得要命,干点什么事叫都叫不动。
就这俩,还能指望得上?
大孙子就不同了!孝顺,还会说话,和七大姑八大姨都能说一块去,把他们逗得是喜笑颜开。谁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