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特定的事情上才在乎规矩。
安公公说了那番话后就甩袖离去,谢侍郎也没脸强留。
说起来也是谢侍郎先给东宫使绊子,东宫才稍稍回以颜色。
而且东宫太监句句都离不开规矩,内容和谢侍郎给三皇子准备朝服时上的折子不能说毫不相关,只能说一模一样。
即使席间的宾客大部分都和谢侍郎关系匪浅,这个时候也说不出安慰的话来。
毕竟东宫如日中天,大家都怕被抓了话柄,最主要的是陛下登基以来种种行事,已经表明态度站在东宫后面。
可怜谢老夫人平白惹了气受,大好的日子却开心不起来,早早就借口乏了,要回房间休息。
宾客都是有眼力的人,知道主家无心待客,纷纷提出告辞。
没想到离开不久的东宫队伍,他们又回来了。
这次来的不是安公公,而是自小就在三皇子身边伺候的小厮来福。如今在千牛卫挂名,虽然区区从七品根本不够看,但外面的人还是要看在三皇子的面子上尊称声长史。
来福比阴阳怪气的安公公和善得多,刚进门就主动给谢侍郎道歉,本就是安公公误会了您的意思,非但不知悔改还又将错处归结在您身上,当真是不应该。殿下已经罚了安公公半年月银,还请谢大人不要记仇才好。
谢侍郎敏锐的察觉到来者不善,完全没被来福和善的外表迷惑,只求这茬赶紧过去。
他早在被永和帝找茬后又被礼部尚书苛待的时候就后悔了。
没想到向来没脾气的三皇子,也要敲打他。
来福偏不让谢侍郎如意,笑吟吟的从怀里掏出崭新的礼单来,口口声声殿下交代我要替安公公给老夫人和谢大人赔罪,特意多赐了些小玩意。
还要吩咐随行的人将每件礼盒中的东西都拿出来,拉着谢侍郎和前院的宾客仔细赏玩,对种种物件的来历如数家珍,碰巧每样东西都有来历可说,曾经的主人都是宗室贵女,至少是个县主。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况且来福背后还有人撑腰。
谢侍郎就算再怎么痛苦,也要由着来福长篇大论,最后连专为宴席请的歌姬舞姬都省了下来。
金宝跟在宋二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