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了。
一个月以后要是仗没打完,粮草就得祖逖供应,说白了,这些粮草是过渡的。
至于同去的民伕,按照先前的惯例,后者属于服劳役,要自备粮食,真够坑的。
兵器有一千支生锈的长矛、一百张软弓,两千支羽箭,护具有两百面盾牌、十副皮甲,铁甲一副没有。
运回营地后,除了羽箭之外,其余通通交给锻造坊回炉,或是木工坊、皮革坊作为样品。
方晨之所以要物资,是表明一个态度:不想让人白使唤否则以后成免费打手了。
平时欠着粮饷可以,打仗时再不给就说不过去了。
让出征的各个中队做好准备,又通知了医疗队、木工坊、锻造坊等机构的负责人,让他们把手头事情交给副手或徒弟,率半数人马出征;
同去的还有亲卫小队,坐骑换成了从刘绶手中弄来的马匹,战马不够,就用驽马来凑,缴获的那些都有湖西山庄的烙印,根本见不得光。
为了大队人马通行方便,方晨又下令在青溪上架设座浮桥。
都安排好后,方晨回到家中叮嘱了一番,家人自然担忧不已,又反过来千叮咛万嘱咐。
瑞娘更是哭成了泪人,方晨辛苦到大半夜,这才安抚下来。
第二天,也就是十一月初二,天还没亮,方晨便早早起来,看瑞娘还睡着,于是轻手轻脚出了门,他实在是难以面对离别的场面。
孰不知刚出门,瑞娘便睁开了眼睛,抱着被子呜呜哭了起来。
方晨到了军营后,一吹哨子,四个中队以及伙头军一部迅速集结起来,且都已打好行装,民伕稍慢了几分钟,唯有木工坊、锻造坊和医疗队是踩着点来的,但也没迟到。
同去的民伕都是训练过一个月的营地护卫,而且有指挥体系,紧急的时候,发了武器就是成建制的士兵,只不过是单一的长枪兵。
所有人集结完毕后,方晨下令开往淮阴城以西的集结点。
从浮桥上过了青溪,又经行十多里,于寅时三刻抵达了集结点,这时发现四周一片漆黑,无论是刘隗、刘绶还是甲字幢,都不见踪影。
一直等了半刻多钟以后,刘隗、刘绶、陆统、侯彦才在一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