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过于此。
“为什么不组建一个dna数据库,在全国范围内采集报失踪案的家属还有找回来的孩子的dna样本,然后在数据库里做个比对。”就在大家默默不语暗自气愤的时候,一道声音打破了派出所里的安静。
民警们闻言一愣,面面相觑,看向出声的霍百川,茫然问道:“什么数据库?”
“地什么?”
“dna亲子鉴定。”陶堰耐心说道:“利用人的毛发,唾液,口腔细胞,血液和骨骼作为样本,进行dna位点的等位基因比对,可以鉴定双方是否具有亲缘关系。”
越听越迷糊的警察们满脑子问号的看着陶堰,有点怀疑这小子刚刚说的是不是中文——每个字单提出来都能听懂,组合起来咋就不知道是啥意思了呢?
“就是一种利用医学技术进行亲缘鉴定的手段。y国在1984年就开始运用相关的dna检测技术配合刑侦工作了。我国应该是在1987年开始运用相关技术来侦破刑事案件。”
至于民事案件中有关亲子鉴定技术的应用记录,霍百川闲着无聊的时候看过相关资料,最早的应用记录是在1991年,一起由离婚引发的抚养案件中,因为男方坚持孩子不是自己亲生的,不想履行抚养义务,在僵持多年沟通无果后,警方破例将一直运用在刑事案件中的“dna指纹检测”技术用于亲缘关系的鉴定。
最后的鉴定结果是喜当爹的男方不用承担抚养费。
至于正式批准将“dna指纹检测”技术用于民事案件中的亲子鉴定的相关批示,就要等到1992年才会出台。而全国及各省市范围内的dna数据库的筹备建立,那就更遥远了。
一众警察们恍然大悟:“你说的是指纹鉴定啊!这个我知道,不过这个技术还能鉴定孩子跟父母是不是亲生的?”
“当然可以。”霍百川笑着回答道。不过他也就是随口一说,建立全国范围内的dna数据库这种事情,可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做成的小事。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物力警力还有精力,甚至对网络基站的稳定性和效率性也有超高的要求。并不是心血来潮就能促成的事情。
两人在派出所闲聊了一会儿,带着洗刷干净的锅碗瓢盆回到孤儿院。愕然发现孤儿院里满满当当来了好些人。
老院长把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