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考三场,每场要考两天,第一场赋礼科,四书五经诗词礼记法;第二场是实物科(算科和基本数理化);第三场则是经科,基本就是策论。
早早四更天,孙辽叫起雁洛兮拿出沈音沐给她准备的大衣,是雪服上拆下来的外件,防风防水防脏,再加上大羊绒披肩,这个天气也是尽够了,还方便检查,然后就是用她加绒帽衫套改造的,看似厚长袍样的衣服:“大公子说让青君今天就穿这套衣服,两天时间既舒服又暖和。”
雁洛兮觉得很窝心,但心里还是有点埋怨这么重要的时候他不肯来陪自己。
“这是小锅,大公子提前给炸好了面条,烘了几种菜干和蘑菇,还有rou干,你到时买些热水一泡就能吃了,暖和又舒服。”雁洛兮眼眶有些湿润,为了自己考试他连方便面都研究出来了,一起来多好,还能在这府城玩玩,考察一下。
进了考场,雁洛兮按牌引找到了自己考号及房间,只见冷冰冰的几块板子架成个板床,上面放着黑到发亮的被褥,不知被多少考生用过了。
即使雁洛兮有轻微洁癖,也不敢嫌弃。自从来到这个世界,吃喝拉撒这种人生重大问题时不时的就会跑来烦恼她一下,治好了她在家乡养成的卫生挑剔症。拿出包裹里雪白的床单,铺到褥子上面,再用雪服外件隔开被子,晚上就不用担心会被冻病或脏到做噩梦了。
一切安排妥当,没过多久考官进场,开始放题了。
几名皂隶捧着木板在考场上走来走去,看着考生们抄下试题。
雁洛兮心情紧张的把所有问题从头看到尾,周山长告诉她童试之所以难,是因为满是小题,东几个字,西几个字,连句整话都没有,如果不能确定其出处,很容易写偏题。想不到这次的考题真是惊喜,最起码有简单整句。哪怕只是诗经里的一句,还是《四书》里的经句,一句整句可以帮助找到出处,如此写文章,对于雁洛兮来说就简单多了。
心里有了底,她先拿圆珠笔逐一打草稿(这样写快了很多)。先写一篇三百字左右的四书文,也是预习到的知识。雁洛兮又反复查了错别字,避讳,空格,检查满意后再用狼毫小楷工工整整的誊抄完成,第一道题就用了一个多时辰。
如此马不停蹄,中午巡场皂隶过来送水送饭时,她只要了热水装满了杯,饭都没顾得吃,趁着有灵感拼命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