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参军“哦”了一声,抓起没吃完的半个馒头继续啃。
他心里头却嘀咕,许参军的解读,真的靠谱嘛?
若真是小破事一桩,简王为何让中贵人在船上?
一晃又是半个多月。
这日,杨参军刚领了朝廷新发下的四套夏季凉衫,就见府衙的书吏急急忙忙地跑进法曹的院子。
“参军,府尊喊你去,快些。简王府来人了。”
杨参军匆匆踏进吴知府平日里签办文书的内厅,只见吴知府正与一名年轻男子交谈。
那男子的人中与下颌处,都有胡须,应不是王府的都知内侍。
但那一身青灰色绫锦长袍,光泽美雅,他又被吴知府让于上座,显见得并非简王府的寻常听差之人。
吴知府道:“这是简王府的邓咨议。”
杨参军明白,时下的亲王府中,已不设长史、司马二职,这个咨议,就是亲王身边职位最高的幕僚了。
邓咨议倒一脸谦逊,他起身向杨参军行礼,一面和言道:“在下邓铎,今日来向府尊与参军,请教一二。”
一边的吴知府已打着哈哈道:“哎,邓咨议客气。”
旋即问杨参军:“杜七的案子,本府记得,当初在殓房验尸的仵作,报过炭毒二字,对不对?”
杨参军一听上司这样给自己明显提示的措辞,忙应道:“府尊没有记错,姜仵作说,男尸与女尸的面色绯红,嘴唇都像涂抹了胭脂,与中了炭气而死之人,很像。”
吴知府转向邓铎,正色道:“邓咨议,人命关天的事,本府与属下,都十分谨慎。所幸,船上不燃木炭、却有炭毒的蹊跷,今日由邓咨议来为吾等解惑了。唉,本府惭愧,惭愧。”
吴知府一面说,一面于心中暗自庆幸,亏得自己做官有经验,遇到杜七这样两边都有点来头的案子,没有想当然地认为章相公的势力一定能压制住端王府的小婢女,就这么拖着,待将复奏期限拖满了,再上报提刑司。
邓铎微微欠身,仍是以恭敬的低姿态,与吴知府道:“我开封有府尊这样慎刑的父母官,实乃大幸。若非简王博学,知晓新砍下的木材于密室中储存会有险情,此案确也难明真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