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雪,这……是你割的?”
登记员中午就被聂雪拉着登记,正想好好教育一下这个女知青,不想一转头看到她负责那块地竟真的被收割完全。
一撮撮被割尾的水稻梗整齐排布在田地间宛若清理完的围棋格子与周围几块只收了一半的水稻田形成鲜明对比,特别是那块割完的地里明眼瞧着连点儿遗漏的麦穗都没有,都不用再叫村里的小孩去捡漏。
登记员瞪圆了眼,实在难以想象城里来的知青居然干出了农村青壮年劳力的实力还一丝不苟,好半天才回过神,拿起笔往一个名字那里打算记录:
“今天姓庞的没上工,打算送他几个工分?”
显然登记员也记住了聂雪这个爱情脑知青,回过神后把人的上进当成了为爱痴狂,以为聂雪这么拼是为了下午去替庞津海干活,一人完成两人的任务。
然而平时听到他的话脸露红晕的知青,这次却抬手指了指登记本上自己的名字,吐字清晰:
“我的工分自然记我自己名字,以后庞津海来上工,我以前借给他的工分希望他依次还回来,就每次四个工分,分4个月还。”
第2章
登记员听到聂雪的话,笔尖一顿,直到聂雪离开才回过神来。
他拿起笔给聂雪记好6个工分,然后对着登记册若有所思:
知青们普遍抱怨自己的工分少,但实际村支书都是按照大家的劳动能力分配工作的。比如村里的青壮年一天可以收割的水稻面积,是这些女知青的两倍。
实际按劳作分配的话,青壮年得到10个工分,女知青只能得到5工分,给女知青6个工分都是村支书体恤人家姑娘家下乡才给的优待。
不过下乡的男知青是没有这个优待的,他们工作多少就按多少给工分。
像庞津海这样的柔弱书生每次劳动只比那些女知青好上那么一点点,同样的劳作时间能得到6-7个工分就是顶天。
原本庞津海在聂雪这个倒贴女知青的各种献殷勤下,只拿6个工分也过得比其他知青甚至村里的壮劳力还舒坦,但聂雪同志醒悟过来了!
登记员瞅着庞津海那名字摇了摇头,决定回去问问村支书,是不是该给他多安排些任务,不然每天还出4个工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