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清河城年少的首富赵老爷夫妇,还不过都只是一介孤儿,俱无父无母,身无旁物。
但俩人敢想敢做,勤劳肯干,十几岁一成了亲便一同从一个小铺子做起,携手打拼,从不认命。
赵映雪的兄长来得便极其不是时候,铺子的生计堪堪起了个头,家中既没有长辈帮衬,也没有余裕多请婢女嬷嬷。
加上赵夫人巾帼须眉,并不甘圈于内宅养儿育女,初为人父母的夫妻二人又都正是年少,为了养这小孩儿不免叁天两头地吵。
巧了的是,赵夫人一位心灰意冷出了家的远房表舅,正好云游至清河,顺带来看望外甥女。
也不知这表舅是瞧见了赵映雪的兄长哭得可怜,又抑或是真如他所说的那样天生独俱慧根,佛缘颇深,竟说要将小孩儿带走。
赵家夫妻一听,哪管得什么佛不佛的,只觉得还有这等好事?
自家舅舅竟愿意帮忙照顾小孩儿...自然是欣喜若狂,无有不可,也不管这舅舅是不是拐子,二话不说就将儿子打包送了出去。
二人从此无子一身轻,将心血精力都用在了铺子上,几年下来,铺子越开越多,生意越做越大,渐渐连清河城都被改了姓。
赵映雪便赶上了这等好时候。
她一出生,这对不靠谱的爹娘再度为人父母,抱着怀里娇滴滴的雪娃娃共享天伦,终于想起,不对...自家好像还有一个儿子?
俩人急急忙忙入京寻去,已然在白马寺受戒的小和尚玄渡冷冷淡淡,双手合十念佛,口称施主有礼...
简直是晴天霹雳,傻了眼的夫妻二人自然是悔之晚矣!
夫妻俩人唯有死缠着身居白马寺主持方丈的表舅日夜嚎哭,涕泪交加,只求自家儿子速速还俗。
哪料得人小主意大的玄渡,不过区区几岁的人儿已锻造了一副冷硬心肠,即便是面对爹娘痛哭舅公劝告,他都决意一心向佛。
赵家夫妻赖着怎样都不肯走,白马寺深受其扰,表舅无奈之下便应承待玄渡成人,及冠之后会再劝他思量决定还俗与否一事。
夫妇二人也没了法子,只得在京中置产买屋,时不时入京看一眼儿子,恨不能将过去几年里缺失的一切都给爱子弥补齐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