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眼熟,告辞溜号的借口还没想好,冷不丁被点名,心惊rou跳:“嗯?”
淮安说:“酒店长期住不太划算,我想在周边租套公寓,隋经理有渠道帮我联系下吗?”
隋然稍作思索,“我需要查一下内部信息。”
一些公司解决长期外派员工的住宿问题,也会经过兆悦,不过民宅和商办分别是两套体系,分属两个部门。
淮安拿起面包盒,“去办公室谈吧。”
尽管办公室里仍只有她和淮安,但一进入工作状态,隋然剩余那点尴尬别扭的情绪马上消散,公事公办道:“淮总,住宅产生的中介费是您这边出,这个要跟您提前说清楚。”
“好的,没问题。”
隋然打开笔电屏幕,不自觉地往对面看,不知道是不是甜点的关系,隔着另一块屏幕,淮安的语气明显比往常轻快。
淮安的需求比较简单,而且相对来说是受民宅中介方欢迎的,区域明确,预算充足,要的还急。
隋然在公司群发完需求,第一个打电话过来的不是民宅部门同事,而是王玮。
她想也没想点了拒接。
随即,隔壁老王在群里@她:「@老隋你登记表填今天跑盘,为什么问起住宅了?」
隋然:「客户需要[微笑]。」
隔壁老王:「什么客户啊,哪来的客户?」
隔壁老王:「@老隋,[位置共享]」
隋然气得反扣手机,但她还得看住宅部消息群的反馈,想了想,干脆一键屏蔽隔壁老王。
有些人工作社交和个人生活完全是两种状态,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线上和线下,以前和以后。
比如海东大区2组的王玮,四年多前对客户卑躬屈膝为同事鞍前马后,现在当上主管,就有了大人物的派头,对手下十一二号人召之即来,挥之即去。
一个小组的主管掌握分配线索大权,王玮手下的组员还不得不应承他。
王玮收不到回复,又打电话。
隋然关了手机铃声,震动提示却接连不断。
小组同事大约是收到王玮的指示,不停给她发信息问她在哪儿,她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