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个人,人手一部《现代汉语字典》,耳边传来大家飞快翻动纸张的声音。不出30秒,一首诗的28个字就全部找齐,并按顺序填了上去。
眼前的答题框果然闪烁起柔和的光芒,李白的小舟又开始继续向前。
越星文道:“跟上。”
众人继续划动双桨,紧紧跟在李白的身后。
经过壮观的瀑布之后,小舟来到水流较为平缓的一片湖泊之中,周围雾气缭绕,就像是武侠电影里世外高人的隐居之所。眼前再次弹出了答题框,但跟刚才不同,这次的答题框并不是七言绝句,而是十行诗,每行五个字,并且写出了答案。
生者为过客,天地一逆旅,扶桑已成薪,青松岂知春,白骨寂无言
月兔空捣药,浮荣何足珍,前后更叹息,死者为归人,同悲万古尘
看到这十个短句后,众人面面相觑,很快,越星文就反应过来:“诗的顺序被打乱了,这是要求我们重新排序。”
刘照青抓了抓后脑勺:“这也是李白的诗吗?从来没听过!”
柯少彬仔细看着答题墙上的短句,道:“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应该是上下句吧?这两句比较对仗。别的我就不清楚了,星文你知道吗?”
越星文微笑着道:“当然。我专门研究过李白的诗,他的诗我基本上都会背。”说罢,越星文就伸出手,飞快地将十行短句从头排列。
片刻后,答题区的短句变成了全新的顺序——
生者为过客,死者为归人。
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
月兔空捣药,扶桑已成薪。
白骨寂无言,青松岂知春。
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
越星文解释道:“这是李白非常冷门的《拟古十二首(其九).生者为过客》,写的是他所感悟的人生哲理,他总结了自己坎坷的一生,却没有过于消极,反而通透豁达,认为人生苦短,功名利禄并不值得珍爱。”
江平策回头看着越星文的侧脸,他知道星文是真的喜爱文学,每次提起这些,星文的眼里就像在发光。越星文的知识储备量在华安大学都是名列前茅,他在辩论会上引经据典,更是信手拈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