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千上万的年轻人涌入联盟的各级学校,还有相当数量的贵族尽管进入联盟的军事训练营,这个过程是同联盟向外派遣数十万的军队与工作队同时发生的。人们急切地想要从这个强大的国家中获得国力迅速提升的秘诀,工业联盟也愿意无私地同他们分享自身发展和建设的经验。同他们的对外援助一样,许多人认为工业联盟的这些做法既是为了对抗异界入侵,又是为了将自身融入主流世界,毕竟无论如何,它是个异端国家。
中洲世界需要它的力量,所以许多国家和地区愿意屈居其下,然而倘若它做得太过,也许上一次裂隙之战后遗族遭遇的反噬又会重演。
即使术师在开学祝词中说“培养全面发展,适应时代需要,能够实现战线团结的可靠人才”,无论外界的关注者还是大多数的学生本身,都不能马上意识到这段话的意义。
但他们很快就知道了。
在战争的阴影下,工业联盟调整了贵族与平民学生的打包策略,并不再按身份给予不同的教育——意思不是将曾经只教给贵族的专门知识教给平民,而是贵族失去了他们选择的权力。所有他们曾经认为低下、劳累、不合身份而否定的课程都来到面前,他们不仅要学农学,走到田间,亲手耕种土地,搅拌肥料,施放有毒的农药;学工学也不能只在课堂上聆听理论,还要穿上工作服到轰隆作响的工厂里去,亲手搬运原料,cao作机器,加注机油,打扫车间;他们还要像任何一个普通士兵那样背负着沉重的武器在训练场上摸爬滚打,被剥夺特权受纪律束缚,被要求无条件服从命令;无论出身如何,所有留学生都要学习野外生存、缝纫、医疗护理等基本技能。
换言之,除政治经济学即历史学之类课程之外,联盟人学习什么,这些留学生就要学习什么。
为现实所需,这些课程都作了浓缩,并对考试的频率和标准有所调整;同时,为加强与各国间的联系,工业联盟设置了专门的万国广播频道,专用于播放各国的自制节目;又因为任何一个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到联盟出版的报刊等物在世界范围越来越重大的影响,于是他们开始向有意愿的国家的转让各种印刷设备,他们的报社和出版社也承接各种代印业务。
这些举措所体现的善意是毋庸置疑的,无论人们想要从这个冉冉升起的巨大国家中获得什么,工业联盟都会尽力实现他们的愿望。又无论有多少头脑清醒的人看到了接受这种善意的后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