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频不久就明白普通的中国人从不缺少节日。这些节日通常庆祝不断变化的季节或者拜祭祖先,在古老的中国,这些节日代替了西方世界中的周六休息日。因为在中国人的生活中没有星期的概念,正是这些节日成为中国人摆脱工作,放松、休息和娱乐的一个机会。
因为古老中国的历法是建立在阴历基础上的(只是在共和国开始后,中国才开始使用西方历法),节日在每一年中都在不同日子中来临。中国的阴历年有一个月是29天或30天,因此每月的第15天总是满月。12个月只有354天,少于阳历年,所以若于年后需要用一个特别的月来补足。
古老帝国的天文学家非常明白阳历年有365天,但是农民的历书是根据阳历的。他们总是能为冬至或夏至给出一个合适的日子“立秋”或“收获季节的到来”农民所使用的这些季节性日子基本上与西方的日历相对应。
中国人通过阳历与阴历年来计算时间,但是节日在过去和现在都是建立在阴历基础之上的。
新年的庆祝发生在每年1月21日到2月19日之间,这可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除夕之夜是过去一年的所有欠账被勾销的日子。庆祝的时间都花在宴席和走访上了。那些祝福敬献给祖先、父母和朋友。来年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大了一岁。依照中国的旧俗,一个孩子在出生时就算一岁,过了第一个新年就算2岁。(这是中国人的普遍愿望,渴望大些,再大些,到60、70、80岁,尽可能的大些。)一年中的最后10天,灶神应该回到天上汇报一年中每个家庭成员的表现。
朱频知道这个节日是在一个新年的前几天,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在厨房发现一个张大嘴巴的灶神。灶神印在一张红纸上。有人还在他的嘴周围涂上厚厚的浆糊。朱频问厨娘图画的含义。
“他是灶神,今天他要回到天廷休假10天,并向玉皇大帝汇报我们一年来所做的事情。”
“谁在他嘴边抹上浆糊于什么呢?”
“我抹的,现在他不能说话。”她抿着嘴笑了,她看墙上的灶神时,眼睛闪闪发亮“主人,这样会让他去做好事。其他的神仙也很好,但是灶神知道家里所发生的一切。他知道一年中家庭成员所做的一切。我们不能让他说话,每家都这样做。”
对于大多数的劳动人民来讲,新年只有三、四天。但是理论上新年实际上在第一个月的第15日的元宵节结束。这常常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巨大的纸龙在街上游行,人们还放焰火,在夜晚的灯笼展中,每一个家庭都在比谁的灯设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