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人的观众包括家人和邀请的客人,视线跃过池塘观看戏曲表演。在后院,这位年轻的客人沿着“之”字形的道来到一处有许多树、小土堆和亭子的大花园,一条小溪穿过一处五英尺长的石桥。古代中国的工匠竭尽所能设计出各种遮蔽视线的方式,令参观者惊喜万分。
朱先生的房子特别大——房子的屋顶有三十英尺高,逐渐向低处延伸,有雕刻和绘画的柱子支撑它们——过后朱频记不起他所见到的一切。他至多记得有许多的月拱门和六边形的门以及许多曲曲折折的长廊,漆着红色和绿色,还有矮凳子以便游者歇息。房间中都是木刻,矗立着巨大柱子,雕刻着金色人物,还有蓝紫色底的手工隔墙,朱频知晓,妇女的闺房是忌讳男性参观的。
作为受过西方教育的众多军阀之一,朱先生自己受益匪浅。事实上西方教育从来没有改变他多少;他发现古老的生活方式更加舒适惬意。他也学习过现代的金融学和经济学,但是这并没有改变他的生活方式以及生活观念。朱频初见朱先生身穿西服,而在家里他非常诧异地看到他穿着蓝布的大褂。朱先生六十三岁,着装朴素,但是在重重下垂的眼须和白色胡须之上的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令人过目不忘。他看上去像一位封建时代九品以上的高官,尽管受过现代教育,朱先生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本色。
朱先生穿着有白色衣袖的长衫,内衬的夹克向外翻,露出一英寸左右,这样穿起来更方便。他踱着方步走路,这突出了宽套的长衫。他言语泰然自若,声调里传达出一种沉静的威严,而这些如今不可能在那些受过西方教育的官员中看到。品茶时他也轻咂嘴唇,清清嗓子而不是故意发音洪亮,这也是他的一个习惯。并不是身体的姿势,如一个大摇大摆的步态,或清嗓子、或支吾和向痰盂吐痰,显出朱先生的气度与威严。而是来自他的眼睛,一双懂得正确思考、同时坚持自己想法的男人的眼睛。这是一双有生活智慧的男人的眼睛,这个男人学会等待,洞察到生活中众多的邪恶和悲伤,既不保守也不叛逆,也不对人性抱过多的奢望。朱先生内心平静如水,他从容地面对任何难以预料的困难和灾难,同时有无限的耐心。
从他的阅读来看,他吸收和消化了中国三千年历史的人生经验,有时悲伤有时执著追求。他是一个儒者,他相信生活会更好,如果一个人有勇气和自信同时拥有一个美满的家庭。他压根儿瞧不起军阀和年轻而“冉冉升起”的政治新星。他是旧式的官员,甚至维护纳妾的制度。
朱频并不难理解这些,因为他知道朱先生出生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