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生活智慧
首页

四中庸之道

普通感性之宗教或信仰,或情理的精神,是孔教人文主义之一部分或一分段。就是这种情理精神产生了中庸之道,它是孔子学说的中心思想。关于情理精神前面曾经论及,它是与逻辑或论理相对立的。情理精神既大部分为直觉的,故实际上等于英文中的“常识”从这种精神的显示,即任何信条,凡欲提供于中国人的面前,倘只在逻辑上合格,还是不够的,它必须“符合于人类的天性”这是极为重要的概念。

中国经典学派的目的,在培育讲情理的人,这是教育的范型。一个读书人,旁的可以不管,第一先要成为讲情理的人,他的特征常为他的常识之丰富,他的爱好谦逊与节约,并厌恶抽象学理与极端逻辑的理论。常识为普通人民人人所有的,而哲学家反有丧失此等常识的危险,因而易致沉溺于过度学理之患。一个讲情理的人或读书人要避免一切过度的学理与行为,举一个例子:历史家福劳第(f肉de)说:“亨利八世之与加塞琳离婚,完全出于政治的原因”而从另一方面的观点,则克莱顿主教宣称:“这件事故完全出于兽欲”若令以常情的态度来评判,则认为两种原因各居其半,这种的见解其实是较为切近于真情。在西方,某种科学家常沉迷于遗传的理想,另一种则着魔于环境的意识,而每个人都固执地以其鸿博的学问与兴奋的戆性竭力证明自己所持之学理为正确。东方人则可以不费十分心力,下一个模棱两可的判断。是以中国式的判断,可以立一个万应的公式:即“a是对的,b亦未尝错”

这样自慰自足的态度,有时可以挑怒一个讲逻辑的人,要问一问到底是怎样?讲情理的人常能保持平衡,而讲逻辑的人则丧失了平衡。倘有人谓中国绘画家可以像毕加索(picasso)采取完全逻辑的观察,把一切绘画的对象简化到单纯的几何形体,圆锥、平面、角、线条来构图,而把逻辑的学理运入绘画,这样的理想在中国显然是不会实现的。吾们有一种先天的脾气,不信任一切辩论,若为太完全的;又不信任一切学理,若是太逻辑的。对付此等学理上的逻辑怪想“常情”是最好最有效的消毒剂。罗素曾经很正确地指出:“在艺术上,中国人竭力求精细;在生活上,中国人竭力求合情理。”

崇拜此常情之结果,乃为思想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学理,道德上的厌恶一切过度的行为。此种态度之天然趋势,为产生“中庸之道”它的意思实在相同于希腊的“不欲过分”的思想,中文意思适相同于摸deration的字为“中和”它的意义是“不过分而和谐”;相同于restraint的字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

相关小说

重回1982小渔村 都市 /
重回1982小渔村
米饭的米
重回1982小渔村最新章节由网友米饭的米免费阅读提供,《重回1982小渔村》情节跌宕...
4196390字06-05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都市 /
八十年代渔猎日常
周记的九命病猫
78454字09-23
和闺蜜男朋友合租之后 都市 /
和闺蜜男朋友合租之后
西西艾欧
和闺蜜男朋友意外合租。 关键是!!! 半个月前方瑶在闺蜜家借住,差点被她...
113247字10-01
追尾 都市 /
追尾
潭石
" 李杨骁是个落魄的小演员,因为一起连环追尾事故,遇到了京城高干迟明尧,两个人...
253071字04-29
取暖 都市 /
取暖
码代码的Gigi
他们走进从未设过的局里 成为彼此的棋子 内容标签:都市 正剧 主角:许嘉...
461615字05-11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都市 /
美好生活从相亲开始
萧楚云
1111452字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