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正这个家里就一个儿子,一个孙子,老太太手里有钱愿意贴补女儿是她自己的事,礼法上说她的都是长青的,长青的也都是她的,而赵氏的和许杏的其实也是长青的,也就无所谓私房不私房了,不过是每个人手里有零钱自己花用方便些罢了。
但这对许杏来说就是好事一桩了,她可以正大光明的攒钱了。
之前处理的二百斤红薯出了得有四十斤淀粉,剩下的红薯渣滓已经发酵上了,现在天气暖和了些,估计半个月到二十天可以出酒,这样三月底她就能有几百文钱进账了。
这四十斤淀粉还要再加工一下。因为金氏的默许甚至鼓励,许杏继续“琢磨”新东西。她准备拿一半做粉条和粉皮。
捡足了柴火,许杏和好了淀粉面团,用捞饺子的漏勺挤了长长的粉条,在开水里煮,等面条煮至透明再捞出来晾干。范家没有专门晾晒的架子,她就把晾衣裳的绳子彻底清洗干净,暂时借来用用。而旋粉皮的旋子,她用家里的一个大盘子代替,好歹也成功了。
天公作美,等到这些都晾晒完毕,许杏称了称,拿出的这二十斤淀粉,一共加工出了十五斤粉条,三斤粉皮。
再加上原来的二十斤淀粉,她准备十六那天拿到镇上去。
因为她可以“自己琢磨”新东西了,便没有提前跟长青说。等到所有工序完成,她累得走路都打晃的时候,是长青扶了她一把,把她拉到院子里的小马扎上坐着休息。
“这些东西……”长青还没说完,就有人来敲院子门,是街上玩的一个小孩儿。
小孩儿也不进来,就在外头喊:“长青哥,有人在前街打听你家的小媳妇哩!”
第14章 亲生父母
听到有人找,许杏还是很惊讶的,努力想了半天也没有头绪:“我卖的东西都没问题啊。”
长青想了想,道:“走,我与你一起去看看,若无要事,不让他们进家里来。”
这倒是正合了许杏的心意。赵氏说话没个把门的,还爱瞎琢磨,一般的事儿许杏确实不想让她知道。至于长青,自己的事儿不能瞒过他,这是合作中的信任问题,而且他虽然年少,却十分沉稳练达,是很好的后盾和战友。
俩人往前街而去,远远的就看见了一对寻常农人打扮的男女。长青不认得,许杏却凭记忆认出来人:“范大哥,那是我爹我娘。”
长青拧了眉头,没掩饰对这二人的不欢迎。
他们慢慢走近,许氏夫妇也看见了他们,顿时加快脚步冲了过来。
“我的闺女啊,娘可想死你了!咋样啊,在范家吃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