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的皇长孙秦臻安一跃成为了大峪历史上最年幼的皇帝。由于皇帝年幼,朝廷大事目前暂由丞相徐一辛和各部尚书代为管理。
徐一辛在朝中的地位一时无人能及。
不久之后,如何处理还在狱中的成王的事情便被提上了日程。
以徐一辛为首的一派认定成王造反不成、杀父杀兄,实乃大逆不道,其罪行罄竹难书,理应秋后斩首。往日不显山不显水的万旭万大人在这场给成王定罪的朝会中,提供了多封关于成王招揽官员、私自招兵的亲笔书信。
也正是因为这些书信,成王一系在朝中再也没有了翻身的余地。
徐一辛手中拿着书信,目光从大臣们身上一览而过。
他声音低沉:事已至此成王造反已证据确凿,再加上他带兵逼宫乃诸位大臣亲眼所见,对于此等忘恩负义、利欲熏心之徒,不杀之,难以告慰先皇。
这话说出后,自然有一批人点头称是,可也有人认为丞相的决断下得太早了。
吏部尚书林铮沉沉看了眼徐一辛,忽然掀了掀唇:此等要事,理应细细商量,等多方审查后再下决断下官理解徐大人的心情,但还是认为在处理成王一事上,吾等应该三思后行。
徐一辛道:林大人认为这证据还不够确凿?成王恶行百年一见,杀父杀兄一事闻所未闻,实乃丧尽天良,对于这种人,林大人说说该怎么个三思法?
他冷笑一声,嗤道:今日才知道您原来是个菩萨心肠。
对于他的嘲讽,林铮并不动怒,仍旧坚持:总要让刑部的人再审查几日才是。
这回御史台也是同样的看法,但御史台的言官说话比起林铮来就直接许多。
何方捏着笏板出列,礼节无可挑剔,可说出的话却并不谦恭。
他挺直脊背,下巴微绷,无所畏惧地迎上了丞相的视线,掷地有声:林大人所言极是!成王逼宫当晚,诸位大臣皆被困殿中,对于宫内发生的事情知之甚少,若是如此轻率地给成王定罪,才是对先皇、先太子和黎民百姓的不负责。
这话言下之意实在是太过明显!
徐一辛被气笑了:何大人这是在怀疑本官?
何方看他一眼,中气十足道:下官不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