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一来,虽然中粮出资较少,可南海油脂的实际控制权最后还是落在中粮手中。
相对而言,郭氏名下的联邦集团虽然出资最多,在合资公司南海油脂间接持有的股分总和差不多有47,是名符其实的第一大股东,却因为在控股公司只有49的股份,而没有控制权。
这一关键的套娃式的股权安排,直接决定了公司重大决策发生分歧时,中粮才拥有最终一票否决权。
可这个结果又是怎么来的呢?
只要参与到这个合作项目的人都清楚,由于急于引进投资和技术,中粮在最初的谈判中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可以说节节败退,原本是没有可能争取到绝对控股权的。
可谁也没想到原本跟这件事毫无关系的宁卫民横叉一手,居然在合作项目上利用专家舆论狙击了郭氏,让郭氏面对合作受阻露出了更急于达成此项合作的马脚。
着了急的郭氏甚至不惜主动求助中粮集团,宁可做出重大退让,也要把合作完成。
中粮便借此得利,掌握了主动权的关键一环。
可以说,乱拳打死老师傅的宁卫民还真是误打误撞,为国家农业的重大合作项目上立了一大功。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郭氏毕竟不是一般的商业集团,哪能甘心情愿被人辖制?
哪怕如此,他们也有应对和补救之法。
像“金龙鱼”商标归属权就成了郭可丰为未来权利制衡埋下的一步暗棋。
他并没有把商标作为合作资产的一部分,放置在南海油脂,而是故意放在了新加坡郭氏集团名下。
这样一来,随着日后品牌打响,市场逐步认可,郭氏也会借助“金龙鱼”这个品牌,来加重自己在合作项目中的话语权。
到那个时候,双方就都有了自己底牌,起码也可以势均力敌,达到了一种原本不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