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金生是第一个从国库券流通中嗅出商机的机构券商。
杨怀定是个文化程度只有初中,从工厂辞职的普通工人。
尽管他们的资金规模、参与市场的身份,和学识存在着天与地一样的差距,不过他们的共同点就在于,都从异地买卖国库券上挖到了属于自己的第一桶金。
当然,靠这玩意发了财的肯定不止他们两个。
实际上从这个时间点开始,前前后后,在全国范围,差不多有十万人加入了炒卖国库券的大军。
而在京城,也有一个小团伙洞察到了这个先机。
那就是江浩、江惠和年京这个“铁三角”。
这个计划是江浩最先提出的,他为此事主动去了妹妹家里,毫不掩饰,一开口就是惊人的言论。
“我来找你们不为别的,是觉得我们现在做的买卖太没意思了。在京城的圈子里比起别人来,我们就是个小虾米。别人都是大鲨鱼。门路不行,我们只能吃别人的残羹剩饭。靠山不硬,哪怕有时候走运拿到了批文,要是让来头大的人盯上,免不了还得拱手相让。要是得罪了人,弄不好还会被别人背后算计一把。所以我认为,咱们恐怕得另寻其他财路了…”
江惠是一个女人,尤其又在去年刚为年京生了个女儿,成为了一个母亲。
她早就对哥哥和丈夫游走在政策边缘的买卖提心吊胆了。
这个时候自然是支持江浩,巴不得两个亲人赶紧干点不用担心法律风险的事儿。
“哥说的对,国内什么挣钱就什么扎堆儿。现在干这个的人越来越多,掌握批文的人也不像过去那样好说话了。说白了就是拿批文的成本和风险都在增加,而利润却在相应减少。这行虽然还能挣钱,可越来越不好做了。我也认为你们该及时抽身,这种生意做不长久的…”
然而年京却颇有顾虑,有点舍不得现在的日子。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