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青姐犯浑试试”。
陆山民气得想跳车,干脆双手捂住耳朵不听。
过了东辽河,离龙山乡就不远了。
龙山乡往东北方向再走五十公里就是长春,往东南方向走三十公里就是柳家村,是陆山民和海东青共同商议确定的地方。
龙山乡南靠二龙山,北面黑苏河,黑苏河往北,一马平川,视野开阔,站在二龙山上,能够将东北和西北方向尽收眼底,长春和柳家村方向若是有人前来,老远就能第一时间发现。
龙山乡离长春不够近,大城市的红利没法分享,也不够远,没法建立自身的经济循环,再加上离柳家村才三十公里不到,两处的虹吸效应吸走了大部分人的人口。
二龙山下的沿河村,几乎处于十室九空的状态。
汽车一路驶进村庄,除了几个老人小孩儿,没见到一个青壮年,不过这正是陆山民所需要的地方,村民太多的话,一旦发生意外,会牵连到无辜的人。
三辆汽车刚停下,几个四五岁的小孩儿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也不怕生,眼巴巴地望着这群陌生人。
陆山民摸了摸空空如也的口袋,老脸一阵尴尬,最后还得舔着脸向秦风要了几十块钱,给几个小孩儿一人发了十块钱。
秦风那是一脸的鄙夷,那眼神似乎在上,他从来就没见过混得如此之差的老大。
陆山民自然不跟他一般见识,观察着接下来要住很长一段时间的新居,一栋两层楼的小平房,墙壁干干净净,二楼有个小阳台,楼顶有露台,上面还搭了个棚子。
周同这个时候已经迎接了出来,他向蝴蝶刀点了点头,两人以前应该就认识,然后一边领着陆山民和海东青往里面走,一边汇报情况。
“沿河村是个小型村庄,村子里户籍户数182户,户籍人口560人,这两年人口净流出严重,几乎没有流入,常住人口只有121人,大部分集中在黑苏河上游的居民集聚点,我们这里属于下河湾,紧靠二龙山,常住人口35人,而且比较分散,大多属于不愿搬迁到集聚点的老人,小孩儿只有5个,这附近的五间民房我都租了下来,里面住的都有我们的人,周围几百米之内没有村民,易祥凤和他那十几个雇佣兵全部住在二龙山上,居高临下,轮班监视周围的情况,二龙山的西面树林中藏了两辆越野车,河边的下马荡留了一艘快艇,如果遇到紧急情况可以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