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因为这都是一锤子买卖,长远看英国的损失更大。
“有所得就必有所失,如果结果已经注定,我们只能尽可能争取更好地利益。”温斯顿内心无限悲凉,补锅匠不好当。
印度在闹独立,澳大利亚也在闹,加拿大虽然还没有明确表态,多半也是在看英国政府的反应,如果印度和澳大利亚顺利脱离英联邦,加拿大也不会犹豫,都是总理总统,谁愿意自己头上还有个太上皇呢。
真是树倒猢狲散。
“英联邦是我们最后的底线,南部非洲的失误不能重演。”乔治六世不认输,他本来就是个有勇气的人。
乔治六世登基的时候,英国王室正面临因爱德华八世和辛普森夫人的感情而引发的严重信任危机。
当时的情况很危险,王室的威严不仅在英国国内饱受质疑,在国际上也因为爱德华八世和德国的关系,引发普遍质疑。
乔治六世临危受命,力挽狂澜,成为勇气和毅力的象征,重新挽回王室在英国民众心目中的形象。
乔治六世并不认为情况已经危险到英联邦必须解散这种程度,他说的失误,是指放任南部非洲独立。
温斯顿就不说话,这个世界的客观规律不会因个人意志为转移。
英国强大的时候,海外殖民地和海外领对英国的忠诚毋庸置疑,予取予求。
英国国力衰弱,连最基本的安全都无法保证,这时候再有人挖墙脚,海外领人心思动也就不足为奇。
“保持一支强大海军,才能充分维护帝国利益,你担任过海军大臣,有没有更好的建议?”乔治六世虽然有理想,却没方案。
实力不足,话说的再强硬也没用。
英国政府已经到了连战后重建都要贷款的程度了,也没见乔治六世将王室私产拿出来补贴国库。
都别说补贴国库了,爱德礼希望王室能减少费用,都没得到乔治六世的同意。
意思就是有困难你们这帮大臣想办法解决,每年该给王室的上供坚决不能少。
这很昂撒。
“我的建议是加强和南部非洲的联盟,充分利用南部非洲,保障帝国利益。”温斯顿的建议让乔治六世大失所望。
美国是逆子,南部非洲也没好到哪儿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