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随着人流朝牡丹亭的方向涌去。
转过几条繁华的街道后,秦淮河畔那座雅致的小楼便出现在了视线之中,因为是白日,秦淮河两岸尽管少了灯红酒绿,莺歌曼舞,管弦丝竹以及行酒嬉戏的喧闹,却是垂柳摇曳,倒影相应的另外一番景象,岸边的座座建筑更是与自然美景相互衬托,犹如一幅太平盛世的画卷。至于那座酒楼“牡丹亭”,此刻也是换了一个模样,熙熙攘攘人群包围之下,牡丹亭二楼朝着秦淮河一侧的轩窗全部被打开了,里面被设置成了一个论辩的道台,相对摆放着三对蒲团,中间还放了香炉,阵阵檀香之气从中飘出。
“看来,今日论道是专门要人旁观了。就是不知是何方名士参加以及今日的论题又是何?“桓温挤在人群中仰头看着,在嘴里嘟囔了一句。
”呵!故弄玄虚,无非只是为了人前卖弄罢了!即便是名士也不过是徒有其名而已!“突然,有人在桓温旁边大声说了一句,语气之中全是蔑视不屑。
这一声好像晴空中的一声闷雷,引得许多人都转头看向那人,当然也包括桓温,其实此人离这桓温只有三尺之距,他的相貌完全被桓温看得清清楚楚,与其语出惊人相比,这人的长相实在不敢令人恭维,一头蓬乱的赤发草草的用发簪束了,穿了一身宽大的长袍,五官粗糙,牛眼牛鼻,阔口浓眉,颌下是根根直立如钢针般的胡须。
“嗨!哪里来的邋遢之人,在这里大放厥词……”随着人群中的一阵躁动,所有的人又将注意力转移回了论台。
不过,那人却似乎并不在意人们的奚落,仍自顾自的抱着膀子撇着嘴以鄙视回应了众人,这时他忽的将目光一移看向了仍在盯着他的桓温。二人目光相遇的一刻,桓温立刻被这个人如刀锋般的眼神惊了一下,忙收回自己的目光,对着他客气的拱了拱手。
“毕竟说什么是人家的事,自己刚才盯着他确实有些失礼。”桓温心中想着,还对那人微微一笑,想以此缓和尴尬唐突。
不料桓温此举却好像弄巧成拙了,只见那人竟然一把推开身边的一个人,朝桓温靠了过来。
“这位兄台,我看你不像是本地人氏吧?怎么也来这里看热闹吗?”那人依旧是用大嗓门对桓温问道。
“诶?这个……是,在下是泾县人氏,偶然听说此地举行论道,故而过来看看。”
“呵,就说嘛。只有那些无所事事之辈才会闲的无聊来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