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我相法相安立做一个总结:
外人问意——以为既唯有识,别无“实我”、“实法”。何故世间及诸圣教,仍说有我法耶?
颂中——以“假说”二字,释彼“说有”二字之疑。
外道是说既然只有心识,没有真实的我相法相,那么为什么世间跟圣教安立我相法相呢?这个偈颂中回答:用假说两字来解释我相法相的存在,是假借言说而安立,当然从蕅祖的注解来看,凡夫所安立的我相法相是颠倒的,圣教所安立的我相法相是正确的,它有它实际的功能。
问意——谓“无”则不宜说。答意——谓虽说但是“假”。
意思就是说如果是没有,这以空碍有,如果是真的没有,那么就不应该宣说我相法相了。回答是说虽然是没有,但是不妨假说,有它如梦幻泡影的假名假相假用。
问意——谓说“有”不应说“无”。答意——谓“非有”但“假说”也。
那么这问的意思就是说,这个地方等于是以有来碍空了,既然是有,凡夫都是偏激,要么是有要么就是空。既然是有就不应该说是它的本性是空。这个地方就是说虽然是非有,但它也不妨假设。
既无“实我”、“实法”,但是由于“假说”,所以随情施设妄有种种相转。
就是说凡夫的我相法相是颠倒,执取而安立的,圣教的我相法相是依止清净的因缘安立的,差别在这个地方。
我们佛法的修学有两个重点,一个是属于业力的修学,你今天积集了一个善业,你的心识当中多了一个善业的功能,这个善业会让你出现一个暂时的安乐果报,但这个果报受完以后就没有了,它不能产生解脱。
所以断恶修善只是学佛的一个基础,业力的修学只是个基础,真正究竟的是要思想的修学,你的思想要改造,你只是积集善业,不改造思想,你不能够从生命当中解脱出来,不可能。这个思想是怎么来的?就是你心中的名言所安立的我相法相。
比如我们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有十个字,这十个字就是一种法相的安立,但是这个法相是圣人所安立的法相,它有引导你趋向于解脱,趋向于清净的力量。就是说你的心随顺这个法相来走,唉,你会慢慢慢慢明白生命的道理,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这十个字,它能够引导你趋向于解脱。但是我们平常跟一般人讲话,他所安立的法相,说一个人要怎么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