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不是把它执受,只是把它执持而已了,这叫器世间。
三、了——了别
这个了就是它的一个能缘的见分,前面是它所缘的相分,总之不管是能缘所缘,第八识都是不可了知的。不可了知,这个时候大小乘对第八识的存在就有很多的争议了。诸位上学期研究《八识规矩颂》的时候,有一个偈颂说:二乘不了因迷执,由此能兴论主争。就是说在小乘的经论当中,没有明显的说到第八识的存在。所以第八识的存在于否,这个地方就关键到整个大小乘的一个根本的思想。
在本论当中,为了证明有第八识的存在,虽然它微细不可了知,但是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来了解:第一个是从教理的证明,第二个是从圣言量的证明,先从教理:在《成唯识论》当中提出了十个论点,来证明第八识的存在。
(二)证有本识
我先把它念一遍:
一、持种心。二、异熟心。三、三界趣生体。四、有执受。五、寿煖识。六、生死时心。七、缘起依。八、识食体。九、灭定有识。十、染净心。
这十个我解释其中五个,那么这五个你了解了,其实你要有一个了解,你就相信有第八识,那么你看看能够了解多少了,我尽量解释。
第一个、持种心
这个持,就是执持,这个种就是种子。就是说在我们内心的深处一定有一个心识,这个心识能够去执持我们善恶的种子。这个种子我们前面说过是一种功能,它能够把我们的功能累积起来,怎么知道我们心除了造业以外,还有能够保存的功能呢?
比如说我们今天打佛七,打佛七我们前面的三天,重点在于我们跟阿弥陀佛感应道交,所以要忆念弥陀的圣号。但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心是散乱的,所以我们要念佛号很困难,因为妄想会排斥佛号,所以刚开始是带点强迫,不能念要他念,不能专要他专。我们这念心的本性是空的,它是可以改变的。你不断用这个佛号来熏习你的这念心。第一天过去、第二天过去了、第三天过去了,到了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你就发觉你的心识有明显的变化,你发觉你这念心,佛号变成比较熟境界,妄想变生疏的境界,虽然念佛也是有打妄想,但是这个佛号在心中运转的时候比较顺畅,不是刚开始那么的障碍。
这个时候我们回想一下,你为什么在第四天、第五天的时候佛号能够念得那么顺呢?当然这个不是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