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的——你要修不净观的话,这个贪欲就会有变化,就可以破坏。所以简单的讲什么是空呢?智者大师说:一切法没有决定性,这个就是空,空是这样子安立的。
这个地方等于是讲到转,前面是讲到这个恒,恒常因果的相续,这个地方讲因果本身虽然相续,但是它没有决定性,它有变化性,所以修行才有意义。如果生命不能改造,那就没办法修行了。所以这个地方讲到空就是自性空。
好,我们回到讲义来。这个讲义是在第九面,我们前面的两段是解释第十一科恒转如瀑流,生命就像是一个无止境的水流,这个水流有恒字跟转字:
恒——表示因果丝毫不爽;
转——表示法性本来空寂。
空有无碍,空有的和合就构成了我们所谓的:自性空因缘有、因缘有自性空的一个生命的相貌。我们对生命可以从两个角度去理解。
好,我们看第十二、云“阿罗汉位捨”者。前面讲的第八识都是讲一个有漏位的心识,简单的说就是一个藏,含藏无量无量的因,也摄受了无量无边的果报,这叫藏。那么这以下是讲到圣人的第八识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转变?前面是凡夫的第八识。这个地方讲无漏的第八识:
十二、云“阿罗汉位捨”者。烦恼断尽名阿罗汉。即声闻乘之第四果;缘觉乘之辟支佛果,永断俱生我执。大乘菩萨八地以上,永伏俱生我执,皆名为阿罗汉。尔时此第八识不復名阿赖耶,但名异熟及一切种。若至如来位中,并捨异熟识名,但名一切种识,亦名庵摩罗识,亦名大圆镜智相应心品也。
这个地方说明第八识有三层的转变,我们看补充讲表可以更清楚一点,把蕅益大师的注解根据补充讲表来说明,看补充讲到第十七面:
附表八——三位功能
当然第八识主要是以功能安立它的差别,第八识在有漏位有三种功能:
第一个、我爱执藏现行位——阿赖耶识。
第二个、善恶业果位——异熟识。
第三个、相续执持位——一切种识。
所以我们前面说过,初阿赖耶识,异熟一切种,所以在有漏位有三种的心识,当然这三种心识代表三种功能。这三种功能的改变,我们先看第一个:
一、我爱执藏现行位——谓圣位菩萨七地以前、二乘有学及凡位一切异生,此位之第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