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的科举考试,便是地位飞升的捷径。只有得到夫子认可的孩童,才可以得到推荐参与考试。最初有县试考取童生,再有府试考取秀才,然后州试考取举人,最后殿试考取进士,这便是天子门生!
参与殿试考试,考取头三甲便是状元,榜眼,探花。之后三年便是殿试三甲,进翰林院任职翰林院翰林,前途无量。其余进士则是担任翰林院编修。
文武同理,只是武试考取进士后,则是进入武院。
同源,诸子百家各有各的选拔人才标准。
释道两家同为大周帝国国教,彼此合作中竞争。
大周帝国政体实行三省六部制。
其中,兵部主要有诸子百家中兵家把控,法家则执掌刑部和大理寺,农家负责户部,名家纵横家执掌鸿胪寺,医家负责太医院。
儒家墨家最为强大,有非儒即墨之说。阴阳家负责司天监。各家势力彼此交错,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陈清逸五岁觉醒前世记忆,启蒙便拜入因故辞官归隐山林的太史令李正宇门下,深的李正宇器重。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自十岁被李正宇,收为关门弟子后,李正宇更是倾囊相授。
陈家耕读传家,在云雾村已经居住百年,虽然无人进入仕途,但读书爱书的家训却是传了下来。后云雾村陆续有人迁入,逐渐形成小村落。
此地风景优美,李正宇便是在游历天下时,发现云雾村的,后来,李正宇因故辞官归隐山林,因极爱此处风景,便迁居云雾村,开馆收徒,耕读磨砺自身浩然正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一章穿越时空 (第2/2页)
如此七年,已经进入大学士境界。李正宇能如此之快进入大学士境界,与收徒陈清逸,彼此相互研讨学问大有关系。
儒道修为分为十二重境界。依次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翰林,学士,大学士,大儒,儒首,半圣,亚圣,圣人。共十二重境界。
大周帝国,只要考取秀才,便可以授予九品官职。从此,便是官民两别,可入宗祠,告慰祖先。
大周天启十二年,便是县试之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