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罚到了一年以后,相当于自己出钱上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二百四十一章 上朝 (第2/2页)
大殿内有十六根鎏金盘龙柱子,都挂着明黄帘,靠近殿门的一大片空地是给百官站的,走在最前方的是内阁首辅次辅,以及另外两位内阁大学士,接下来左边是文官,右边是武将,勋贵站在武将前列,两拨人入殿之后各自找到自己的位置站好,前方便是往上的四级阶梯。
第一级站了维持秩序的金甲武士,此刻已经退到了一边;第二级摆了些香炉琉璃盏,第三级站了持拂尘的宦官,最高处则是一把空荡荡的龙椅,宫女打着团扇站在两侧。
顾怀的位置在武将前列,大魏轻易不封爵位,能站他前面的也就开国时承袭下来的两位国公,还有几位在朝中没有实职的侯爵,轮到顾怀正好在一根鎏金盘龙柱旁,往后一靠倒是适合打瞌睡--他这么想道。
可眼下实在不是什么摸鱼的好时候,和第一次上朝时无人关注不一样,这一次许多人都把目光投了过来,尤以武将居多,他亲手提拔的好几个武将就站在离他不远的后面,而军职最高的几位老将军更是站在他旁边投来欣赏赞扬的目光,好像在看大魏以后的中流砥柱--实在是让顾怀不得不摆出一副眼观鼻鼻观心的模样。
随着文武百官分列站定,台阶上的宦官轻扬拂尘:
“起乐!”
雅乐一起,大魏的皇帝就该上朝了,以往这也就是走个过场,那把龙椅压根没人坐,但现在不一样了,百官纷纷提振精神,珠帘轻响,年轻的赵轩穿着龙袍戴着翼善冠走了出来,在龙椅上坐下接受着以杨溥带领的百官参拜。
这一套流程走完,按照惯例,此时应该由鸿胪寺官员禀报今日谢恩辞驾的官员,然后才正式开始议事,上到东南税赋他国外交,小到御史弹劾某个官员衣冠不整之类的事情,让整个大魏的中心进入有条不紊的忙碌。
赵轩是个勤恳的皇帝,这在许多官员心中都有了共识,自从新帝登基,很少有政务能拖到第二天,而且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除了早朝之外还会额外与位高权重的官员们开午朝,这种勤勉的程度一度让官员们怀疑这位到底是不是先帝亲生的,简直走了两个极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