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够严肃。”
在场的专家学者七嘴八舌,也和普通人没有两样,议论纷纷。
论战
夏想只好谦逊地一笑,见易向师示意他说两句,就镇静地说道:“其实以我的资格,是不配在诸位专家学者面前高谈阔论的。不过听说大家对谈判的过程很感兴趣,我就勉为其难地为大家说说当时的情景,就当讲一个故事。我既非经济学专业人士,也没有理论知识,幸好有我的导师邹老在一旁指导,有不妥之处,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邹儒成了夏想的导师?诸位专家学者都向邹儒和易向师投去了疑惑的目光。
邹儒点头承认:“我和夏想昨天正式确立了师徒关系。”
众人面面相觑,都不约而同地想,谁说邹儒清高,谁说邹儒不通世事?他精明得很,在第一时间就收了夏想为弟子,先下手为强。以后夏想再有什么成就,就相当于是在他的教导之下做出的成绩,导师也会因为学生的成绩而水涨船高。
许多人都不免懊恼,为什么自己没有事先想到收夏想为学生?谁收了夏想,谁在国内就会立刻名声斐然,甚至还有可能和夏想合作,出一本关于如何谈判的书,肯定畅销。
众人心思各异,但又都纷纷向邹儒表示祝贺。邹儒也不清楚别人的祝贺是不是发自真心,只管来者不拒,一律坦然接受。
寒暄过后,大家依次落座,易向师做了简短的发言,并且为夏想和邹儒一一介绍了在场的专家学者——有外经贸部的专家,也有各大名校的教授,还有经济领域的研究人员。形形色色的人物会聚在一起,个个都是成就惊人的行业领跑者,无形中给夏想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夏想自认在学识方面没有过人之处,毕竟没有人是全才,他缺乏在经济学方面的理论基础,清楚自己的不足之处,所以说话也格外小心。邹儒很少参加大型座谈活动,微微有点兴奋,和认识的、不认识的人一一打了招呼。遇到认识的,就点头一笑,不认识的,就交换名片,问对方的成就和专著。
夏想看了暗笑,邹儒在和人打交道方面,思想还是相当单纯。
想不到的是,不一会儿又来了几个学者,有人主动为大家介绍。当介绍到一个一脸淡然冷静、言谈举止流露出一股高人一等的神情的老者时,夏想顿时惊呆了,因为他竟然是程曦学!
程曦学既然在《京城日报》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2页 / 共4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