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基业有可能会在数年之间便灰飞烟灭,不复存在。
此事绝非危言耸听,一旦蜀地自立,成州便失去了一半的土地,谁都不敢保证将来不会有人效仿。
要知道南边的陵州也是群山丘陵之地,而东南的余州自古富庶,钱粮富足。
这些地方若是都闹起来的话,整个景元帝国将会分崩离析,战乱不止。
加上东边的东穆国一直对景元帝国虎视眈眈,北边的胡人部落也一直在伺机而动。
虽然西边的西域漠白各部和南边的南赵国眼下看起来与景元王朝的关系有所缓和,可那也是在景元帝国强盛的前提下。
一旦形势有变,很难说他们不会落井下石来分一杯羹。
到那个时候,景元王朝危矣!
自古以来苛政、暴政,贪污腐化便是一个政权倒塌的根源,这已经被历史无数次验证过了。
只有让百姓们有土地,有活路,让他们能够安居乐业,才是一个王朝兴盛持久的根基。
景元王朝自开国以来,历代皇帝不可谓做得不好,只是疆域太大,难免会有政令不畅之地。
这就要求朝中官员要不辞劳苦,深入各地才能替帝王分忧。
其实对邵曦来说,替不替萧常毅分忧倒并不重要,他只是见不得这些民间疾苦,百姓受难。
若是见到了却视若无睹,邵曦自己心里觉得过不去。
来来回回折腾了几趟,终于是将所有的人和马匹都送到了临川城的这边。
邵曦按照讲好的价钱又多付了一些银钱给这位老艄公,老者既惊喜又感激,一再地向邵曦道谢。
没走多久便来到了临川城下,查了路引,进了城。
虽说临川城并不是蜀地的大城,可一进到城里便是满目的萧条。
路上行走的大多是些老弱妇孺,偶尔见到青壮男子也都是身着华服,一看便知要么是官家子弟,要么就是富家公子。
一个个提笼架鸟甚是惬意,与那些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穷苦老人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城中酒楼、茶馆、商铺、艺坊倒是一应俱全,看上去生意也都不错,想来都是些纨绔子弟光顾之处。
路边沿街乞讨,卖儿卖女者也都比比皆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