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鉴带着翻译,前往最近的村落,身边还跟着一队农兵。
他害怕本地农民暴起杀人,但那些农民跟怕他。因为本地农民,都是贵族庄园制下的农奴,以前被贵族欺负惯了,谁来了他们都是任打任骂。
几个农民,战战兢兢跟沈鉴一番交谈。
问他们是什么族的,这些人也说不上来。
翻译在旁边说:“镇长大人,他们都是撒尔塔。”
撒尔塔的原意是“商贾”,特指定居在中亚的绿教各族信徒,也有很多迁居到新疆和甘肃。有突厥人、塔吉克人、哈萨克人、波斯人……远离故土之后,很多搞不清自己哪个民族,外界就把他们统称为撒尔塔。
能讲经的都是贵族,而贵族已经被杀光了。
面对这群迷茫的农奴,沈鉴嘀咕道:“镇里需要几个大德高僧啊!”
沈鉴回到城堡里,立即给朝廷上疏,介绍自己这里的情况。他建议大量安置和尚过来,现在是传教的最好时机,再过几年就错过机会了。
朝廷对此非常重视,赵瀚甚至亲自下旨,清查全国的庙观情况。一旦发现有假出家人,立即送完西域,同时发给度牒。
并且,号召鼓励全国的僧道,前往西域开拓宗教地盘。朝廷负责帮他们建庙观,只要去了,有很大机会做住持,就算做不成住持,也是庙观里的二把手、三把手。
史称,八千僧道入西域!
却说朝廷大军,一路挺进到玉门。
汉代的玉门关早就废弃了,这里的玉门是玉门县。
玉门领主听闻汉军杀来,已经提前跑路,逃去哈密请求庇护。这些所谓领主,常备军顶多几百人,把村里的小贵族武装拉上,撑死了能有两三千军队。他们哪里敢跟大同军作战?
大同军此次出动步骑五万多,民夫十余万(多数都要留在西域繁衍)。青海那边,还有各族骑兵数千,即将穿越山口进入新疆。
大军很快收复玉门、瓜州、敦煌,沿途的贵族全部逃跑,扎堆挤在哈密妄图抵抗。
哈密领主木罕买提夏和卓,已经病入膏肓,躺在病床上获知消息。他把儿子额贝都拉叫来:“我们打不过汉人的,你不要妄想守住哈密。你只有两个选择,一是带人投靠吐鲁番,二就是立即向汉人投降。我已经病得走不动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