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好价,生活物资又价格飞涨,这让半游牧民族难受至极。
吴良辅的副手继续北上,跟锡克教首领取得联系,锡克教啥都不要,一口答应配合搞事儿。
主要还是奥朗则布的宗教高压政策,早已激起锡克教徒的不满。就算没有中国使者搞串联,锡克教徒也会闹起来,甚至把莫卧儿皇室的祖坟都刨了。
副手继续北上,再去串联阿富汗各个部落。
而吴良辅自己,直接坐船去波斯,怂恿波斯趁机出兵马克兰地区。
……
两年之后,大战爆发。
算上民夫和工匠,莫卧儿出兵25万人,皇帝奥朗则布御驾亲征。
而中国这边,只有2000大同陆军战士、600大同海军战士,以及1000临时征召的汉人民兵。此外,还有3万孟加拉仆从军和若干民夫。
战争爆发之初,莫卧儿军队节节胜利,8000多孟加拉仆从军投降。
郑森放弃恒河沿岸城市,一直撤退到达卡,死守总督府所在的城池。恒河下游的博多河流域,由于泥沙淤积严重,大型船只容易搁浅,大同海军根本开不进来。只能派海军战士,乘坐小船去达卡,帮助郑森防守城市。
这一系列行动当中,又有一万多仆从军投降。
以前忠于郑森的土邦王公,纷纷改弦易撤,宣布效忠奥朗则布。
就在这个时候,奥朗则布接到后方消息。
起义者西瓦吉率先行动,出兵攻打莫卧儿西南部领土。由于兵力不足,再加上地方贵族响应,西瓦吉的军队所向披靡。
此时回援已经晚了,奥朗则布谴使去比加普尔国。不但正式承认比贾普尔的独立地位,还承诺跟比贾普尔联姻。比贾普尔苏丹,立即出兵去捅西瓦吉的菊花——西瓦吉的地盘,一大半属于比贾普尔的固有国土,这位苏丹想趁机收复失地。
西瓦吉无奈,只能分兵回援,部分军队驻守新占地盘,真正的精锐回去跟比贾普尔打仗。
至于戈尔孔达国苏丹,收了中国使者的礼物,此时却没有任何表示。因为他国内出现叛乱,忙着镇压叛军,根本没精力去找莫卧儿的麻烦。由于叛军被驱逐,南下逃到晋国,把晋王也卷进去,南印度打成一锅粥。
牵一发而动全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