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每句话都要解释明白,并且使学童读书时懂得断句。
48、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
【解释】作为一个学者,求学的初期打好基础,把小学知识学透了,才可以读“四书”。
49、论语者,二十篇。群弟子,记善言。
【解释】《论语》这本书共有二十篇。是孔子的弟子们,以及弟子的弟子们,记载有关孔子言论的一部书。
50、孟子者,七篇止。讲道德,说仁义。
【解释】《孟子》这本书是前朝大儒孟轲所作,共分七篇。内容也是有关品行修养、发扬道德仁义等优良德行的言论。
51、作中庸,乃孔伋。中不偏,庸不易。
【解释】作《中庸》这本书的是孔伋,“中”是不偏的意思,“庸”是不变的意思。
52、作大学,乃曾子。自修齐,至平治。
【解释】作《大学》这本书的是前朝大儒曾参,他提出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主张。
53、四书熟,孝经通。如六经,始可读。
【解释】把四书读熟了,孝经的道理弄明白了,才可以去读六经这样深奥的书。
54、诗书易,礼春秋。号六经,当讲求。
【解释】《诗》、《书》、《易》、《礼》、《春秋》,再加上《乐》称六经,这是咱们古代先贤儒家的重要经典,应当仔细阅读。
55、有连山,有归藏。有周易,三易详。
【解释】《连山》、《归藏》、《周易》,是我国古代的三部书,这三部书合称“三易”,“三易”是用“卦”的形式来说明宇宙间万事万物循环变化的道理的书籍。
56、有典谟,有训诰。有誓命,书之奥。
【解释】《书经》的内容分六个部分:一典,是立国的基本原则;二谟,即治国计划;三训,即大臣的态度;四诰,即国君的通告;五誓,起兵文告;六命,国君的命令。
57、我周公,作周礼。著六官,存治体。
【解释】周公著作了《周礼》,其中记载着当时六宫的官制以及国家的组成情况。
58、大小戴,注礼记。述圣言,礼乐备。
【解释】前朝圣人: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