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继之而起的是南北朝时期。南朝包括宋齐梁陈,国都建在金陵。
78、北元魏,分东西。宇文周,兴高齐。
【解释】北朝则指的是元魏。元魏后来也分裂成东魏和西魏,西魏被宇文觉篡了位,建立了北周;东魏被高洋篡了位,建立了北齐。
79、迨至隋,一土宇。不再传,失统绪。
【解释】前朝帝王杨帝重新统一了中原,建立了前大隋王朝,历史上称为隋文帝。他的儿子隋炀帝杨光即位后,荒淫无道,隋朝很快就灭亡了。
80、史虽繁,读有次。史记一,汉书二。
【解释】咱们大唐诸侯国的历史书虽然纷繁、复杂,但在读的时候应该有次序:先读《史记》,然后读《汉书》。
81、后汉三,国志四。兼证经,参通鉴。
【解释】第三读《后汉书》,第四读《三国志》,读的同时,还要参照经书,参考《资治通鉴》,这样就可以更好地了解历史的治乱兴衰了。
82、读史者,考实录。通古今,若亲目。
【解释】读历史的人应该更进一步地去翻阅历史资料,了解古往今来事情的前因后果,就好像是自己亲眼所见一样。
83、口而诵,心而惟。朝于斯,夕于斯。
【解释】读书学习,要有恒心,要一边读,一边用心去思考。只有早早晚晚都把心思用到学习上,才能真正学好。
84、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
【解释】从前,孔子老圣人是个十分好学的人,当时前朝鲁国有一位神童名叫项橐,孔子就曾向他学习。像孔子这样的圣贤,尚不忘勤学。
85、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解释】前宋朝时赵中令——赵普,他官已经做到了中书令了,天天还手不释卷地阅读论语,不因为自己已经当了高官,而忘记勤奋学习。
86、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解释】前朝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公孙弘将春秋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两人都很穷,买不起书,但还不忘勤奋学习。
87、头悬梁,锥刺股。彼不教,自勤苦。
【解释】前朝东汉的孙敬读书时把自己的头发拴在屋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