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
十一是,用各种方法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凡是臣民没有不爱好富贵,厌恶死亡和灾祸的。暗中许诺尊贵的官位,秘密赠送大量财宝,来收买敌国
的英雄豪杰。自己国内积蓄充实,但外表却装作贫乏。暗中收纳敌国的智谋之士。使他与自己图谋大计;秘密结交敌国勇士,借以提高我方士气。要尽量满足这些人取得富贵的欲望,并不断使之滋长蔓延。这样,敌国的豪杰、智士就转而成为我的党徒。这就叫闭塞敌国君主的视听。敌国君主虽然还拥有国家,但视听己被闭塞,还怎么能维持他的统治呢?
十二是,扶植敌国的奸臣,以迷乱其君主的心智;进献美女淫乐,以迷惑其君主的意志;;送给良犬骏马,使其沉溺犬马声色以疲惫身体;经常报以有利的形势,以使他高枕无忧。然后观察有利的时机,而与天下人共谋夺取他的国家。
以上十二种方法正确运用之后,就可以采取军事行动了。这就是所谓上察天时,下观地利,等到各种有利的征兆都已显现时,就可以兴兵讨伐了。”
我们举例子:“文伐”属于政治、外交斗争的范畴,它的目的在于分化、瓦解和削弱敌人,为最终用军事手段消灭敌人创造条件,奠定基础。越国灭亡吴国,就是综合运用“文伐”各种手段并最终消灭对手的最好例证。
在前朝春秋末期,位居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为了争夺霸权,自公元前510年开始,双方你来我往,展开了长期的拉锯战。公元前494年,双方在夫椒(今江苏苏州西南)展开激战,越军惨败,只剩下五千人退守会稽山。吴军乘胜追击。占领越都会稽,并进而包围了会稽山。
在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前朝大臣大夫范蠡提出屈膝求全的建议,主张用卑辞厚礼向吴求降,如若不允,则由前朝越王勾践亲自去吴国作人质。勾践采纳了这一计策,派文种去向吴王夫差求和,并用美女、财宝贿赂吴太宰伯,要他从中斡旋,劝说夫差允许越国作为吴的附属国。伍子胥看出了越国的计谋,坚决主张彻底灭越。但夫差急于北上中原争夺霸权,认为越国既已投降,便名存实亡,不足为患,于是答应了越国的求和,率军回国。越经此一战,元气大伤。为安抚民心,勾践下诏罪己,并“葬死者,问伤者,养生者,吊有忧,贺有喜,送住者,迎来者,去民之所恶,补民之不足”。然后,把国内事务分别抚付给诸大夫负责管理,便带着范蠡等人去吴周给夫差当奴仆。勾践在吴国忍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