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鲜见这外圆内方之物,待他结好账,赵蕴晃了晃那袋子,觉着好听便又来了五六遍,笑道,“原来现在通宝*都长这样。”
许是人流攒动,这红尘喧闹气息,引她不自觉要多说几句话,“你买两盏,又是为了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阿耶和阿娘。”李瑛轻声答道。他提及故去双亲,唇角略微上扬,转过头和赵蕴道,“在凉州,每年也都点这莲花灯。”
“郎君可要在灯上写名字?”
“嗯。”
再借过笔墨,他一手托着做工JiNg巧的纸灯,于灯花下写两枚“瑛”字,方正遒劲。又极顺手地,接过赵蕴的那灯,替她署名。
“你的字还是如此工整,小时候替我抄书,怪不得是容易被旁人瞧出来。”
赵蕴凑近他身旁感慨,心说字如其人,果真不假。此般水到渠成,两人却一时无察,直至那发髻步摇掠过他侧颜,李瑛后退半步,定定心神,将灯还与赵蕴。
“李瑛笔墨无甚长进,见笑了。”
今夜诸坊市内都是放灯的平民百姓,亦有仆役前呼后拥的贵人,皆为故人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