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後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yAn楼记》”
话本
话本是表演说话艺人的讲稿。说话源自隋唐时讲历史故事与变文的通俗文学。话本里有话、诗、词、评,是用白话写成的或者「市人」[11]。由於宋朝工商业繁荣,市民对娱乐的需求增加,造就了大量的听众,促使说话流行。根据周密的《武林旧事》,宋代话本可分为下列四家,说的有52人,讲历史的有23人,说经的有17人,说合生的只1人。四家之中,以及讲历史的最为普遍。又叫银字儿,内容以灵怪、传奇、公案为主。讲史的只说不唱,只讲述一些历史故事。说经是由唐朝俗讲演变而来,内容以宗教故事为主。[12]话本以诗词作为故事的引子与总结,中间用韵文加以渲染,在引人入胜的地方分回断开,奠定了元明清的短篇、长篇的基本模式。譬如《大宋宣和遗事》就是後来《水浒传》的蓝本,而《大唐三藏取经诗话》为《西游记》提供了创作的根据。
第二次古文运动编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t\t', '\t')('\n\t\t\t
参见:第二次古文运动和古文运动
宋代的第二次古文运动虽然以恢复韩愈和柳宗元的古文,但主要还是针对晚唐五代与西崑T的流弊进行改革。其理念就是恢复韩愈的道统与文统,坚持明道致用的原则。可是早期对待道统与文统有不同的态度。柳开、张景、穆修、石介重道轻文,忽视文学的艺术X。当时宋代理学早期的代表胡瑗、孙复、石介对西崑T猛烈抨击。石介在《上赵先生书》说:「介近得姚铉《唐文粹》及《昌黎集》,观其述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1页 / 共2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