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斥候不假思索直言回道:“郑君姬寐生!”
闻言,右宰丑抚掌大喜道:“真乃天助我也!”
燕侯见状不解道:“敌援兵将至,卫使不忧反喜是为何故?”
右宰丑正色回道:“擒贼先擒王,吾军人数倍于郑君所引援兵,胜之犹如探囊取物!如若擒得姬寐生胜过歼灭郑军十万!今其送上门来,不若老天助吾耶?”
燕侯细下想想确是此理。
遂与右宰丑一同,调转兵锋迎将郑公姬寐生援军而去。
然则此举正合郑公下怀,两军相遇于野,各自摆开阵势。
不待叫阵,燕侯挥师一拥而上,不及交锋,郑公领军而退,望制邑而去。
燕军谓其胆怯,于后紧追不舍。
一路上,几被追上,幸得原繁、泄驾英勇,拥君冲破重围,有惊无险,终得护君安全进入虎牢关内。
燕军追至关下,仰观虎牢雄关高十余丈,皆由巨石垒成,因西周穆王在此牢虎而得名,南连嵩岳,北濒黄河,山岭交错,自成天险,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万余燕军想要破得此关,无异于痴人说梦,加之卫地北境战事吃紧,燕侯与右宰丑商议,欲弃攻关,转向经此北上救卫。
刚要拔营欲走,关内冲出郑军数千于后追击冲杀一阵,燕军刚要回击,郑军迅即退回关内,致使燕军无计可施。
如此数次,原繁、泄驾轮流为将,搅得燕军进退两难,进有虎牢天险,退有追兵袭扰。
如此僵持得数日,燕侯、右宰丑方知中计,是夜尽起营中大军,欲趁夜色掩护退回卫境。
然为时已晚,曼伯、子元得君密书,领新郑护城卫士五千余人赶至,已将其去路截断。
原繁、泄驾亦趁此时帅兵出关,对其形成包围态势,协同曼伯、子元所部前后夹击。
四将犹如鬼魅,于燕军阵中横冲直撞。
燕军突遭夜袭,全然不知郑军实力几许,各自为战,欲求冲至外围逃命。
两军激战大半夜,燕军大部被歼,少数燕军护卫燕侯、右宰丑突围奔回南燕。
自此一战,南燕一蹶不振,此后百年间,遭至四周列强蚕食以至灭邦。
右宰丑亦因此战失利,遭政敌攻颉,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