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上圣明。”唐鞅闻言,十分高兴。他误认为宋王偃要大开杀戒,一点没有意识到自己处在危险的边缘。
“既如此。”宋王偃扶着额头,“寡人就从你开始,以身试论。”
“王上恕罪。”唐鞅大祸临头,才意识到自己说错了话,下跪磕头求饶,身体瑟瑟发抖。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出主意,却死在了这个主意下。
“拉下去,斩了。”宋王偃大手一挥,四名甲士拖着唐鞅便走。只见,唐鞅求饶的声音,在大殿上回荡。不多时,便听到一声惨叫。
一名甲士进来复命,“王上,唐鞅已斩。”
听到唐鞅已死,殿内的大臣神情不一。有的大臣暗自高兴,这唐鞅做了不少坏事,死有余辜。有的大臣感到害怕,唐鞅是国相,是他们的领头人物,这些党羽害怕会成为下一个被处死的对象。
“混账东西,身为读书人,竟然说出这样的混账话。”宋王偃雷霆万钧,喝道:“他要寡人不分罪过,皆杀。这是要寡人当暴君,令国人震怒。唐鞅位居相位,不为寡人分忧也就罢了,还唆使寡人滥杀无辜。此人,该杀。”
宋王偃越想越气,掀翻了面前的案几,桌上的美食,地上到处都是。大臣见状,纷纷跪地请罪。宋王偃胸膛剧烈起伏,见大臣不敢发言,起身离开了大殿。随着,宋王偃的离开,这场酒宴不欢而散。
走出殿外,一名老臣对着一人道:“田司寇,今天的事,你怎么看。”
问话的人,曾是宋王偃的老师,被任命为太宰,叫史。所谓太宰,是一种官职,他的职业是掌管国家的文案典籍,用来辅佐国君治理国政。这六种典籍是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他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是宋王偃的弟弟,在宋国文化领域有很强的号召力。
“太宰,眼下是宋国的多事之秋,我不便发表意见。”接话的人,叫田不礼。他曾辅佐赵武灵王改革,推行胡服骑射。也曾参与亡中山、击三胡、插手秦燕两国内政。他也是胡服骑射的实践者,更是目睹了赵国击胡拓疆的壮举。
赵武灵王为了更好管理胡疆,封长子章为代安君,封田不礼为代相。可惜,赵武灵王的想法不被赵国宗室等人接受。再加上,胡服骑射令很多人不满。进而,赵国爆发了一场流血的宫廷斗争,被称为沙丘宫变。这场宫变,死了很多人。其中,赵武灵王本人饿死沙丘,三朝老国之重臣肥义死,代安君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