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乐毅献策 (第1/2页)
乐氏,名将辈出。魏文侯时,乐氏先祖乐羊,带魏军跨国远征,历经三年,用武力攻灭中山国,将其纳为魏国的版图,奠定了他在战国时代,跨国远征灭国的名将地位。乐羊因功,被封在灵寿。从此,乐氏子孙定居在灵寿。
魏武侯时,争霸诸侯,与中原诸侯交恶,中山恒公抓住机会复国。中山恒公复国后,以乐氏为将。乐氏族人,有的留在中山国,有的去了赵国。
赵武灵王中期,为了干预齐国亡燕,以乐池为使臣,前往韩国,护送当时还在韩为质的燕王职。及至,赵武灵王灭中山时,乐氏还出了一位社稷之将,叫乐举。
当时的中山国流传一句话:南有季,北有乐,可安天下。
可惜,中山王厝重用司马喜、司马子期父子二人,导致季辛被杀,乐举归隐,最终杯羹亡国,落得客死齐国的悲剧。
赵武灵王亡中山,乐氏也得到重用。其中,乐毅自幼聪颖,好兵法。因人举荐,被赵武灵王赏识和重用,也成为赵氏培养的重点年轻将领之一。然,乐毅尚未发挥他的军事才华,登上名将舞台。赵国发生了一场宫廷政变。这场政变,死了很多人,其中包括赵武灵王。
活下来的人,要么,逃离赵国,投奔诸侯。要么,归隐山林,不出仕。要么,成为李兑等人重点打击的对象。这场宫变之后,乐毅逃到了魏国。
乐毅来到魏国,也没有得到名将的舞台。忽闻,北边的燕国,高筑黄金台,广招天下人才。乐毅离开魏国,前往燕国,自谋出路。
对于乐毅而言,去燕国是新的开始。他不知道,自己的前途如何,也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运会怎么样。他出生在中山国,而,中山国亡了。他跟随赵武灵王,结果,赵武灵王饿死沙丘。他离赵亡魏,却没有发挥自己才华的舞台。国亡,主君死,不受重用,颠沛了半生,这些悲剧的事情,已经发生在他的身上。那怕,去了燕国,情况又会有多糟糕。
这时,魏国被齐攻击,魏国图存,需要盟友。于是,齐国北方的邻国燕国成为拉拢对象。
乐毅抓住机会,主动请命,以魏国使臣的身份,前往燕国。
乐毅来到燕国,发现这里并不是中原诸侯口中所说那样,是苦寒无用之地。他见到屹立百年,抵挡胡人南下,最坚固的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