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蔺相如上前,恭敬地接过和氏璧。随后,蔺相如神色一变,往后退几步,身体倚靠在大柱上。突如其来的变故,令秦王稷有些看不懂,忙问:“赵使为寡人指玉有瑕,为何如此。”
蔺相如持玉,怒发冲冠道:“秦王想要和氏璧,派人送信给赵王。赵王召集群臣商议,朝臣皆言,秦人贪得无厌,又无信义可言。秦得宝玉,也不会交换城池。故而,赵臣商议,不能送。”
“外臣认为,布衣相交,尚知不可欺,何况大国之交。怎能因一块宝玉,引发秦赵交恶。故而,赵王斋戒五日,派我捧璧入秦,拜送国书。”
“赵王这样做,是尊重秦国的威望,以表敬意。我来到秦国,秦王在普通大殿接见我,礼节非常傲慢。得到宝玉后,传给姬妾观看,如此戏弄我。我看秦王没有给赵王十五城的诚意,所以我又收回宝玉。秦王若要逼我,我的头同宝玉一起撞碎在柱子上。”
蔺相如手持宝玉,斜视庭柱。只要秦王敢逼迫,就向庭柱撞去。
秦王稷不想错失美玉,也不想被朝臣看笑话。此事传出去,脸面何在,定会给自己带来不好的名声。于是,秦王稷为了稳住对方,连忙道,“赵使莫怒,寡人得壁,一时间高兴,忘了礼节。”
“将堪舆图拿来。”秦王稷一边尽力安抚,另一边大声喊道。
主管官吏闻言,连忙送上堪舆图。秦王稷手指随着地图滑动,“这里到这里,都归赵国。”
蔺相如早就看穿了秦王稷的伎俩,也知对方没有半点诚意。秦王之所以这样做,不过是用欺诈手段,想要稳住他,进而夺取和氏璧。他若信了秦王的话,交出和氏璧,赵国也得不到城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完璧归赵 (第2/2页)
秦王演戏,蔺相如也作陪说道:“和氏璧是天下人公认的至宝。赵王恐,不敢不献。赵王送璧时,斋戒五日,今秦王亦宜斋戒五日,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
秦王稷见蔺相如视死如归,不好过于强逼,只好答应斋戒五日,备九宾之礼。
蔺相如持壁回到馆驿,想着和氏璧在自己手中不安全。为了不辜负赵王之托,也预防秦人夺壁。蔺相如想了一个办法,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