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如今最让人想起的,是北境最后一位州牧大人。
北境九国,自六百年前大楚内乱,北境九国意识到设立一人独掌一州军政的州牧之位是祸根,自此纷纷收回州牧之位。这种情况持续到五十多年前,大燕新立不久,齐与鬼戎虎视眈眈,大楚如雄狮盘踞东方。茫州未收复,宁州以一州之地面对三方威胁。大燕内忧外患,举步维艰。
登基十年的新帝袁晏召回在青冥学宫求学的幼时伙伴,一位不到三十的年轻人,任命其为宁州州牧。
此举一出,朝野震动。
燕篡周而立,虽是大燕禁忌,但谁都知道,当初大周信任袁家,袁家借此坐大,才有功高盖主、臣噬其君之事。
宁州三面边患,朝廷为对抗齐、楚、鬼戎三国,在宁州屯兵百万,设边镇十余处,每年朝廷开支半数用于宁州边防。如此重兵之地,交予一人,还是从未执政的年轻人,不说能否做好州牧之位,若做得好,手握重兵,反噬其主并非难事。
这任命下达,从郡县到朝堂,从边关将领到朝堂议臣,弹劾驳斥此举的奏折从大燕各地送至泰临城的龙骧宫。
但袁晏力排众议,将那年轻人推上北境唯一的州牧宝座。
于是,一个叫江浣水的年轻人进入北境掌权者视野,宁州自此成为大燕的国中国。
紧接着,名震北境的三霄军成立,宁州崛起,每年向朝廷索要的军费开支迅速减少,从占大燕半数开支,转眼减至不过三分之一。大楚承认大燕地位,燕齐开始互派使臣,楚岚天横空出世,收复茫州,大燕重回大周盛世。从此,朝堂上下再无人敢说江浣水半句不是,这位北境最后一位州牧大人成为世人称道的中兴大燕重臣。
即便时过境迁,楚岚天已死在泰临城午门外,三霄军一再削弱,当初全力支持江浣水的帝王袁晏也已驾崩,于整个大燕朝廷而言,江浣水仍是不可动摇、不能动摇的存在。
……
“既如此,左某不好叨扰,但请转告州牧大人,他日得空,左某必携门徒亲自拜访。”
左先生听闻江浣水的名讳,脸色一变,沉吟不到十息,便向徐陷阵拱手说道。
“好说好说。”徐陷阵拱手回礼,笑容灿烂。
左先生将对方神情尽收眼底,自然能感受到那笑容中的挑衅与得意,但他清楚记得,离开天阙界时,掌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