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眼里,委实算不得什么。
甚至那些人真要引了“旗人不得擅离封地”的祖宗法度说事?他阿什那也只能灰溜溜地退回铁岭,继续守着家里的百十亩薄田渡日去,顶多再从宗人府得一点微薄的赏赐罢了。
可他阿什那好容易才用军功换来的县长差事,容易吗?
只不过他若不能在夏口镇上咬下一口肥肉,那么他的这个官儿,也当真算是做到头了。
无他,这次吏部考评时,光是转换文资的买官银子,阿什那就使出九百八十两。再为谋上怀仁县长的实缺,他又咬牙花去两千六百两。
就这,还是因为他的东南军功,和旗人身份才换来的。
然而他若老实巴交地做这一任县长,单纯买官花出去的银子,就要六七年才能回本。何况每年上面要的“孝敬、碳敬、冰敬”,更是一文钱都不敢少的。
此外,枢密院还一直下文催促,谓捻匪、幅匪所过附近的小县、大镇,都要修筑了圩墙拒寇。
怀仁县的县衙所在,那是前朝年代就已修好的城墙。虽然十分老旧,如今也只需“稍作修葺”,完全可以搪塞过去。可夏口镇却至今都没有修过圩墙,说不得就要赶紧筑起来才对。
只不过想要修筑这样一道圩墙,也绝非一两个小钱钱就能解决的。
若论夏口镇的富足,几乎十倍、百倍地强过怀仁县城以及左右的县、乡、村、寨!便是纳税来说,夏口镇也历来占了怀仁县的大头。你再要他们花钱修筑圩墙,他们自然就要拿朝廷的税赋说事。
“只需把咱们的税赋担子卸下来,也不要特意关照,就是比较怀仁县的其他地方一体纳税好了。咱们夏口镇哪怕勒紧了裤腰带,也要把这圩墙修起来!”
阿什那对此很无语,或者税赋如何尚且可以徐徐慢议,这筑圩可是为了保护尔等身家性命呢!如何夏口镇的这些人家,都是要钱不要命的德行?
不说捻匪、幅匪过来如何,就是一般的盗匪过来了,难道你们还能保住家中财货不成?
然而阿什那终究不知道,此前夏口镇不修圩墙,是因为即便周边有哪处盗匪来了,夏口镇自有民团联合了各家武师去打退他们。
就凭西北山里的几处匪窝子,他们真敢跑来夏口镇上抖威风?
究竟是谁不要命了,都还在两说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