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你说着了,小师兄,你真厉害!”说着又顶了一下大拇指。
“要说这个张锦湖在如今的上海滩的青帮中,辈份也基本上算是最大的了,‘大’字辈人物已经可以说寥寥无几,安徽的樊瑾成,那是张啸林的师傅;安徽的王德邻算是‘大’字辈中的一个人物;陕西的徐朗西在‘大’字辈中也算是一个人物……,只是这些人与张锦湖比起来,那可就有点儿距离了……”
曹继方笑道:“那是!蒋委员长都是他徒孙,谁还有蒋委员长的官做的大?!还有韩主席……”
褚思鹏心道:“小孩子家不懂事,那黄金荣与杜月笙的名头又哪里比这没了命的韩主席差了?”
——褚思鹏说人家是小孩子家,他自己又比别人大几岁?可真应了一句话:自古英雄出少年,卿本龙虎必争先。
当下双手在两条大腿之上轻轻拍着,同时口中唱道——
大运河呀长又长,
牵着北平与苏杭。
两岸向来多好汉哪,
英雄奋起保家乡。
鲁南滕县出奇才,
锦湖仁奎好儿郎。
有个表叔本姓沈,
滕县衙内捕快行。
慧眼识得奇男子,
自此锦湖练功忙。
光绪年间开科考哪,
武秀才第一把名扬。
一般单刀难入眼呀,
大铡刀轻舞伴身旁。
白:两位师兄可能要问,这张锦湖竟然没有称手兵器,怎么就用起切草的大铡刀了,你是不是有点胡吹乱侃?好教二位师兄得知,还真不是我胡吹乱侃,一般的刀对这张锦湖来说可真有些单薄了,这大铡刀刀背厚,且还压手,寻常单刀在张锦湖手里那真是轻飘恰飘如鹅毛,倒不如这大铡刀使起来称手。
到后来他南下江淮,抢码头与人火拼,靠的就是这一把大铡刀,一口气连砍十数人,自此名声鹊起,为人赏识。有一种说法,说这江淮地区能称得上会使单刀的只有三个半人,人称‘江淮三把半单刀’,这第一刀便是这个张锦湖,那半个,人称燕子李三,在这里先留个话把,二位师兄可记清楚了。
唱:张锦湖自从家乡把名扬,
英雄好汉一个个来相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