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开道在济宁乡村建设实验区开办教育训练处,轮训各县教育人员,我就被咱县里派去了。巧的是,邵玉鸣也到济宁出公差,这样我们就见上了。我们两个很投缘,可以说一见如故,情投意合。我们谈了很久,我党的事也多少让他知道了一些。”
“去年十月,他回到家乡湾槐树村,又碰到一桩事,峄县四区本地有两大派要争夺四区联庄会的会长。而四区的乡农学校就设在湾槐树村,邵涧幽本就是乡农学校的人,在此处有较大的影响力,这对邵涧幽来说就占了地利与人和。其中一派的领军人物许鲁阳办事比较开明,而且和邵涧幽有舅甥关系,故邵涧幽便倾向于他。为此邵涧幽便积极为他活动,许鲁阳这一派得遂心愿,自然对邵涧幽感激不尽。”
“今年三月,他就依托这个联庄会拉起武装,口号是:‘日军来了,国破家亡。每个中国人,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拿起武器打鬼子’。这个口号很实在,就因为实在也就有了感染力,很快在牛山后和杨庄一带召集了一个三百多人的队伍。台儿庄之战,这支队伍配合国军一一零师张轸部,侧击从峄县城奔台儿庄日军。在当地的影响是很大的。”
郭举厦笑道:“好好好,这么说邵涧幽确实是一个有见识有血性之人,此外对我党至少没有敌意,因为你的缘故,怎么着也有些亲近,对国民党那边,这种好感可就没有了。虽说国难当头,应当摒弃前嫌,一心抗日,一致对外。可是,毕竟一条小命差点都丢给人家了,无论放在谁身上,要说心里没有一点疙瘩,我不信哪!好好利用这一点,即便不能让他立刻就加入我党,至少让邵涧幽和我们走的更近一些。如今,你可是咱们鲁南中心县委的统战部长,做好这件工作,你是责无旁贷。”
朱木石笑道:“郭书记,我本来没什么感觉,只是你这样一说,我只感觉这压力可就大了。
郭举厦也笑起来:“有点压力总是好的,国难当头这点压力我想对你还是有些必要的。”
朱木石点了点头道:“寨山之南还有一支力量,得好好用用。”
郭举厦:“你是说……,你那个黄埔同窗,是孙白洪还是黄一茫?”
朱木石:“他们两个都算是我的同窗,我和他们都是黄埔六期的学生。
郭举厦:“黄埔六期,据我所知,黄埔六期生除了你们三个,好像还有一个……”
朱木石:“宋东甫也是,总共四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