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我孙承贝放得下,就不知人家放不放得下。”
纪十化不住点头,心中对孙武仁又多了几分敬重。
孙武仁:“几年诉讼,王峰庵父子不只失了权,也失了面子。但是我知道,这种乡邻之间的争斗很难说是谁胜谁负的……”
纪十化非常惊异随口问道:“为什么这样说?”
孙武仁:“你这一次好像胜了人家,可下一次呢?人家不忌恨?人家不得处处想着再如何来对付你?”
纪十化:“有道理。这和倭鬼子斗不一样,和倭鬼子斗是死与活的问题。乡邻之争往往不是这样。你这么说,看来后面还有相争的时候。”
孙武仁斩钉截铁:“有!不止一次。”
纪十化兴致立时又上来了:“好,说说看。”
孙武仁:“民国二十二年十二月,王雪峰的儿子王良戏想弄个副乡长当当,所以选举的时候是在王雪峰家里选的。但是在选举的时候褚思桂提出来把乡长一块选了。结果是我成了乡长,李金山、褚庆福被选为了副乡长。褚思桂等人把选票带到区公所,请区长报县政府加委。而区长宋骏清却说,没有上峰的指示选举无效。诸思惠就说了:‘我们到县政府讲理去,我们还要查查区公所要的地方垫款,县政府是否同意摊派了。’这下正戳着宋骏清的要害,他让助理员张兆林托陈本朝找我们说事:‘三日内由县政府按选举结果加委。’我们也答应不查他的帐。这样,我就一面当小学教师,一面当万仓乡乡长。”
纪十化笑了:“原来有短处!”
孙武仁:“当乡长期间,我深刻地体会到,由于当地教育落后,农民中识字不多,政令难以执行。尤其当他们受到欺侮的时候,不是逆来顺受,就是束手无策,所以豪强劣绅得以恣意妄为。农民虽然有上学识字的要求和愿望,但是,学校太少,且多被土豪劣绅把持着。我六区范围内有不少无僧庙产,我就没收这些庙产,筹办高等小学……”
纪十化听到此处由衷赞道:“好!好!好!有见识,有担当,我纪十化不如。”
孙武仁见纪十化赞他,微微一笑道:“我的想法是好的,可是有人不愿意啊。”
纪十化双眉微蹙,随即一展笑道:“这就对了,有人把庙产当作自己家的了,你动了这些庙产,自然有人心痛了。”
孙武仁:“第一个心痛的就是王峰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