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还是会每天坐在教室里读书。而我只想早点进入临床,接触患者,就选择了规培。我是后来规培了才发现研究生是分为专硕和学硕的,专硕和规培生干的差不多,并不是坐在教室里读书,也去科室轮转,同样是三年。早知道那样我就去考研了,还能赚个学位。每当提起这个,哥哥就说我没脑子,问我为什么不问问他,有个硕士医学的哥哥,居然还能搞出信息差来。
不过学位对我而言并没什么吸引力,我总觉得自己将来是要开诊所的,要那么高的学位干嘛,给自己升职加薪不成。我这人比较懒,筛选规培基地时,就找那种离家近,入职简单的。本来是想要报考母校附属医院的规培的,但想到母校附属医院离家远,而且还需要毕业成绩单加盖公章,索性就报了济南的一个医院:月湖妇产医院。我在网上看着医院往年的招聘简章,每年都有二次补录的情况。而且当我看到医院给出的待遇时,我就更满意了,一个月大概有四五千的样子。之前开会时那些老师都会讲规培条件很艰苦,够吃不够住,或者够住不够吃,感觉四五千也没有那么差,毕竟是学徒什么都不会,一边学习,还能一边拿钱,也是不错的。实际上进了医院,所有的补贴加起来,一个月到手有8000多,工资条一晒,引来众多人的羡慕。我大学的一个舍友同样考的妇产科硕士,规培期间每个月却只有一千多补贴。
月湖妇产医院本来叫明湖医院,是一家私立三甲综合性医院,投资人是日本人,后来被当地收购,就改名为月湖医院,明改为月,有“去日”之意。改为月湖医院后,发展还是很可观的,短短几年之内还成立了分院。但是好景不长,医院里资金变得雄厚,管理却变得拉胯,医务人员收入不再分发绩效,而是固定的翻倍的高额薪水。医院本是为了保障职工利益,但是干多干少大家拿的都一样,慢慢的就都散漫起来。服务态度不好,工作量下降,医院收益也随之下降。再加上当时医院风气萎靡不振,大搞权钱、权色交易,流失了一大批专家。那时候医院里流传着,“要想职位长一长,就往领导床上躺一躺。”“要想提提干,就让领导出出汗”。那时候很多应酬场合,一些女职工都是不穿内衣陪酒,谁穿的少,谁的职位就爬的越高。有些领导喝醉后,会发自内腑地拍着下属的肩膀说“在这里混,男的要么有钱,女的要么长的好看,要么就够骚,要不然你有什么资本混下去”。那些凭技术吃饭的医生纷纷离职,另谋出路,还有一些隐忍留下的,最后无奈也被逼走。没有强硬的专业技术支撑,医疗事故也发生了不少,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