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也是自然衰老的体现,就像我们西医说的,四十岁以后卵巢功能逐渐衰退,激素水平变化出现的一些症状。”
主任皱起眉头来,扶着我的肩膀跟他们说道:“这丫头小嘴儿巴巴的,说得好像很有道理的样子。咱们秦院长很重视中医科发展,今年‘西学中’,咱们科一个不落,都得报上哈!他们神经外科现在发展突飞猛进,咱们以后也得搞个自己的特色,超越他们!”说罢,主任拍拍我的肩膀,把她的就诊卡递给我,“来吧,小丫头,开方吧!”
等我开完方子,主任这才意识到我还没给她号脉。我告诉她,中医有望闻问切,把脉只是辅助手段,所有的辅助手段都是为了辩证,辩证才是最重要的,并不是不把脉就不能诊断。很多人不懂,把脉诊看得很神奇,甚至把脉诊看成玄学。看到中医就想给自己搭搭脉,什么症状也不说,手一伸,就说“我看看你猜得准吧。”。正因为如此,有一些所谓的老中医借此蒙骗患者,只搭脉,说出一些患者不懂的证型来,一开就是好几个月的中药。如果没有效果,就说中医慢,喝的疗程不够,需要继续喝药,直到患者坚持不下去而放弃。我叹口气,继续说道:“也许真的有那种大神吧,把脉特别厉害,类似于悬丝诊脉之类的。但是从我自己的经验来看,我觉得还是综合分析吧。比如,脾虚痰盛的患者,脉象会呈现一个滑脉,妊娠女性也是滑脉。我们就拿女性患者而言,如果单凭把脉,而不去仔细询问病史,出现滑脉时,我们到底是诊断痰湿,还是妊娠呢?所以说,是不是还要问一问停经史,还有早孕的症状呀。我有时对于比较有把握的疾病,即使不把脉,开的药也很管用。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荨麻疹患者。那个患者是我父亲接诊的,治疗半月效果不明显。我虽然没见过那个患者,但根据病历中描述的症状,还有我自己的见解,我对症下药,那个患者服用一天就得到了有效缓解。”
张獐喃喃道:“看来这中药,只要对症,还真是效如桴鼓哈。”
主任晃晃手里的就诊卡,“我喝几天试试,看看效果如何。”
主任走后,护士长也凑过来,说自己平时手足心发热,夜间出汗,还伴有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该吃点什么药。我叹口气,刚刚讲了那么多,都有些口干舌燥了。我让她买点知柏地黄丸试试,可能是肾阴虚。当我说到肾虚时,其他人顿时捧腹大笑起来。张獐不可思议地说道:“女人还会肾虚?”
我尴尬地笑笑:“难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