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咯。经常是我在想难题时,虹虹偷偷摸摸地打开瓶盖,用手拣一块腊肉塞我嘴里。如果这辈子没娶虹虹,真的感觉有负她,对不起她。
奶奶说,你爷爷打小这性格,有女人缘。从不干农活,解放前反正不用干,骑匹马到处交朋结友。如果带你二奶奶出行,老头子就牵着马走,对老二还是疼咯。现在帮我们家守房子的那人父亲是我们家的管家,什么事都打点得熨熨帖帖。现在帮我们守房子,房子收拾得干干净净,你叔叔每年付工资给他们,家里的土全种了菜,田也种了禾。他家的后代,我们程家要重用厚待,这是一个有好传承的家庭。动乱时,老管家经常半夜带儿子过来问家里缺不缺吃的,两父子每次每次都挑一小担米过来。是你爷爷说家里光景不差,让他们搞好自己的生活,过年时还有送几条腊肉过来。家里那些没分的山林契约,全帮我们保管好。还有家谱也收藏好。雾孙读大学那年才送回这些东西。
到了搞公私合营时,你爷爷先是组织人烧木炭,包着县政府各机关冬天烤火的木炭供应,每次都多运不少过去,送给那些管事的人家里用。多运的木炭,在这边就是多砍些柴多烧两窑火,运嘛,你爷爷反正有办法,用杉树绑成双层排再放木炭。炭运到了,还能额外赚些卖树钱给大家花,回家就走路回家。
搞了几年,去供销社工作了几年,六零年大饥饿,他辞职回家,要救族亲。对了,小燕妹几的爸爸就是顶你的缺咯,小燕爷爷跟你爷爷是小时候有朋友,你爷爷回来救乡亲,转到蔡家,跟小燕爷爷说,让桃平,就是小燕父亲,去供销社顶他的缺,当时可能花了银元,老头子回来没说,小燕出生做三朝酒喊老头子坐上席那天说了几句。这回你爷爷相当于做了两个修行的好事,一帮朋友的孩子得了份工作,二救了一大寨子的人。
老头子一直以拯救族亲为己任,那年没你爷爷回家,估计会要饿死更多的人,山下的人饿得都吃土吃草了。你太爷爷送肉与米那次,沿途有饿死的人,你太二奶奶为什么没去?就是你太爷爷知道二婆婆看不得这情形,没我与大婆婆那样心硬。回来婆婆讲沿途见到的惨状,二婆婆听了还哭了起来,在家里后宅那座观音像前焚香念经跪拜了很久。
在两个婆婆的心目中,这场饥荒,百姓受苦,是清朝那小皇帝造的孽。当年那三岁小皇帝登基,本要说‘百事宜早’,他竟然说成‘百姓吃草’,这话几十年后应验。作为皇帝,真不能胡说八道的,当朝不应验,总有一天会报应的,不出一甲子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