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了周平王。
然后,大周王朝又活了。
但镐京一片废墟,国人们几乎都逃光了,原有大批公卿大夫们也都跟着王室带头大哥、周幽王兄弟姬余臣跑到了虢国。
周平王根本无法正常办公,最后,迁都到了洛邑。
鲁孝公当然也收到了勤王通知,但鲁孝公拿着这份通知看了又看,再看看周边的齐国、宋国等大国,他们这些大国诸侯都没动,那寡人也就不动了。
要知道,其他国家也许有其他国家不出兵勤王的理由,或者有出兵勤王的理由,但鲁国真的不能乱动。
毕竟,鲁国人民对周天子非常厌恶,周天子两次干涉鲁国内政,第一次气死了鲁武公,第二次杀死了鲁废公。
自己又是天子指定的鲁国国君,鲁国人民意见大了去了。
如果这个时候自己再去帮助周天子,那说不定自己刚出国门,鲁国就翻了天。
算了,先看看形势再说吧,至少得随个大流,象宋国、齐国这样的大国都不动,那寡人去抢什么风头了?
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一动不动才是上上之策。
据说前太子姬宜臼虽然被秦国、晋国、郑国、卫国、申国、缯国等国扶立为天子,但王朝一干公卿大夫们不服的多了去了,而且他们居然迎立了周幽王之弟姬余臣为天子。
两个天子并存,自己的鲁国还能乱动吗?
绝对不能轻易去蹚这场混水!宁可错失良机,也不可站错队伍。
尤其是对迎立天子这档子事,政治风险实在太大了。
哼,这次镐京之难真相到底如何,总会水落石出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10章 鲁孝公的重大失策 (第2/2页)
你们这些个诸侯国,简直是愣头青,居然随便就迎立了前太子姬宜臼。
万一姬宜臼与镐京之难有关的话,那谁迎立这个天子,谁将倒八辈子血霉。
鲁孝公想着,看着。
他觉得自己这样做是对的。
看看,天下那么多诸侯,如齐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