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
第六十二章:百济和高句丽的灭亡 (第2/2页)
大唐既将打通海上通商,把大唐的商品销往海外,这样一来也免不了,和一些国家发生战事!
大臣们在太极殿上议论纷纷!
李世民站在太极殿上,双手微微抬起,示意众人安静。
“诸位爱卿,此次大唐战事已取得辉煌胜利,朕要论功行赏!”李世民威严的声音在殿内回荡。
文武百官们立刻噤声,恭敬地聆听。
“罗峰等将领奋勇杀敌,居功至伟,当重重有赏!”李世民说道。
罗峰等人立刻出列,跪地谢恩。
接着,李世民又说起了海上通商之事,“大唐即将打通海上通商之路,这是我大唐走向繁荣昌盛的重要一步,但如朕所言,也定会与一些国家产生摩擦。”
大臣们听后,再度议论纷纷起来。
“陛下,这海上通商虽好,但也确实会引发诸多未知啊。”一位大臣忧心忡忡地说道。
“哼,有何可惧!我大唐兵强马壮,岂会怕那些小小阻碍!”另一位大臣则显得信心满满。
李世民看着众人,神色坚定,“朕意已决,海上通商必须推行,这是大唐发展之机遇,也是挑战。众爱卿当齐心协力,为大唐之未来出谋划策!”
随后,李世民开始与众大臣详细商议海上通商的具体事宜以及应对可能发生战事的策略,太极殿内气氛热烈而紧张,所有人都深知,大唐即将迎来新的变革与考验……
李世民看了看罗峰问道,罗爱卿朕以前听你所言,在东瀛寇国不是盛产银矿吗?
罗峰上前一步,恭敬地回答道:“回陛下,臣确实曾听闻东瀛寇国有丰富的银矿资源。”
李世民微微眯起眼睛,思索片刻后说道:“若能将那银矿为我大唐所用,对我朝的经济发展将大有助益。”
文武百官们再次低声议论起来,有人面露喜色,觉得这是一个大好的机会;也有人面露担忧,担心会因此引发更大的冲突。
罗峰拱手道:“陛下圣明,只是那东瀛寇国未必会轻易拱手相让。”
李世民冷笑一声:“哼,他们若不识时务,朕不介意让大唐的铁骑教教他们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