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放充军,女子没入教坊司为妓,其余匪众斩首示众,官府出银子安抚受害家属。”
“县公,前几日你还是一副倨傲不屑的样子,今日就得慷慨下士了起来,”吴远江笑了,非常好奇县令的态度是怎么转变的:“前倨后卑,令人十分好奇。”
县令擦擦额头的细汗陪笑道:“少年时我也曾立誓若他日为一方官长,定要清平人祸,为民作主,不想却与虎为伥多年,壮士一剑挑了下官的眼睛和耳朵,下官这才翻然醒悟呀。”
凌大海缓缓站起身,声音沉稳而有力:“县令大人,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今日我与吴大侠前来,正是为了那件大事。”
县令闻言,脸上的神色由惊转喜,他急忙挥手示意左右侍从退下,随即目光中闪烁着期待与激动,看向一旁的吴远江声音带着一丝喜悦:“有了吴大侠鼎力相助,这件大事定能马到功成!”
吴远江微微皱眉,似乎对县令的乐观并不完全认同,问道:“县令大人,凡事不可过于乐观,须知江湖险恶,人心难测。敢问是什么大事?”
县令的脸上满是忧虑,叹一口气,缓缓开口,声音中带着几分沉重:“吴大侠,此事非同小可,我便与你直言不诲了。”
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说道:“过去的三个月里,我凤阳县发往武昌府的官银,已经被劫了三批,共计八万两官银。幸得天恩浩荡,我才能戴罪立功,这次是将十万两宝钞从凤阳送到武昌府,若是被劫,这次下官就难逃一死了。”
吴远江站在对面,十分不解地问:“凤阳县与武昌府相隔千里,为何要长途跋涉把这十万两宝钞送过去?”
县令深吸一口气,说道:“宝钞调度,也是为了天下百姓,宝钞局不得不如此行事。若宝钞滥发,银价物价必将动荡,民不聊生。因此,宝钞之调度,必须由朝廷统一掌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 ')('\n
第12章共赴县府,筹划运钞 (第2/2页)
凌大海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宝钞局果然深思熟虑,可县令大人既然如此,为什么要交给小民运送?”
县令苦涩地笑道:“一连三次被劫,我也不想人头不保,这次分明暗两条线,官府押送为明线掩人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